关中四大门
本报记者 颜 伟
站在骊山顶上瞭望无垠的关中平原,脚下的都市高楼林立,远处的渭河川流不息。这一道河从古代流到现代,造就了如今这片富饶的土地。身为地地道道的关中人,被朋友问起关中为什么叫关中反而答不上来了。也许是因为太熟悉了往往视而不见身边的小学问,回过头来翻书才清楚这个流传较广的说法: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就是东边的潼关、西边的散关、南边的武关、北边的萧关。
关中甲天府
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这五市一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然造就的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被称为“四塞之国”。
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进献连横之计,称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番说辞,竟让关中平原把“天府之国”的称号抢了先,成都平原也只能屈居第二个天府之国。要说这物产富饶,全拜郑国渠所赐。自从战国时代秦国修好了郑国渠,关中就成了国富民强的风水宝地。
相传项羽占据关中后,谋士韩生献计说:“关中地势险要,有山河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业。”项羽见秦宫都已烧残,一心东归,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夜行,有谁能知道!”韩生不屑道:“人云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如此。”项羽闻言,一怒之下便将韩生处死。这是为力挺关中献上了自己的一条命啊!另一头的张良也劝说刘邦定都关中,夸赞关中东面有崤山、函谷关,西面有陇山、岷山,肥沃的土地方圆千里,南面有富饶的巴、蜀两郡,北面有利于放牧的胡苑,依靠三面的险阻来固守,只用东方一面控制诸侯。如果诸侯安定,可由黄河、渭河运输天下粮食,往西供给京都;如果诸侯发生变故,可顺流而下,足以运送物资。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于是刘邦当即拍板定都关中。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人口密集,加上魏晋南北朝长期战乱,关中在汉唐之际逐渐失去了天府之国的地位,不得不在隋唐时期依赖大运河的运输方能供养庞大的京畿重地。一面是建城伐林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一面是唐末五代的战乱破坏,最终导致关中失去了帝国建都的核心地位。
曹操建潼关
说到战乱就不得不提居功至伟的四大关。东汉末年,马超在潼关与曹操交战,虽然最后曹军胜利了,但是曹操输得很狼狈,既丢战袍又割胡子,伪装不成情急之下还用衣服下摆包住脑袋逃跑。曹操意识到防范的重要性,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设立潼关。潼关兴起之后,函谷关就因迁关、改道等原因逐渐废弛。
古潼关位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这重要性不言而喻。十大名关,都是历史上起到重要军事作用的著名关口,在历朝历代的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们分别是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十大名关都以地势险要著称。其中,潼关又名冲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关北临黄河,南靠秦岭,东有禁沟,西开夹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倚仗天险,千年不破。杜甫途经潼关,在漫漫关道上见到无数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为了警醒世人避免重蹈安史之乱的覆辙,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潼关吏》。而韩愈作《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写的是潼关古城外,百姓夹道相迎凯旋大军,军旗猎猎,鼓乐齐鸣,国事太平,人心振奋。
张养浩赴任途经潼关,看到关中大旱百姓苦难,心痛写下《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到任四个月,倾家荡产资助灾民,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关中百姓哀之如丧考妣。沧海一粟到如今,圣人和雄关都早已不复存,兴衰往事留在老一辈潼关人口口相传的记忆里。
刘邦过散关
另一头的散关亦称大散关,在宝鸡市境内,坐落在巍巍秦岭之中,连绵几百公里的大山横亘在巴蜀的周边。秦岭山势在此处与甘肃的陇山形成了一条隘道。散关道成了巴蜀到长安的一条便捷通道。
据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考证,这一带是周朝的附属国散国的封疆大散岭,故而得名。古人利用这条关道,开通了连结巴蜀与关中的陈仓道。这处险峻的兵家必争之地,扼南北交通要道,自古被称为“川陕咽喉”。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七十余次。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写下了《秋胡行·晨上散关山》,感叹“晨上大散关,此道当何难!”又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上奏《后出师表》,随后兵进大散关围攻陈仓。双方相持二十余日,诸葛亮无计可破,因粮尽而退兵。这是诸葛亮为数不多的败绩。
公元1130年,宋朝抗金的富平之战以宋朝惨败告终,宋将吴玠仅以数千军卒驻防在和尚原上,敌众我寡且军储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吴玠仍选择积粟缮兵,列栅筑垒,意图拼死一战。陆游为此作诗《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楚王困武关
关中南大门叫武关,它是古代晋楚、秦楚的国界边防站。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就已建立,名曰“少习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沿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战国时秦国占据少习山后改称为武关,指明将以武力讨伐东方诸国。武关扼住关中通往长江中游大道的要塞,“秦未得武关,不可以制楚”,足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因武关而得名的武关道,由长安东南溯灞河而上,过了秦岭又沿丹水而下,是关中到长江中游的捷径。
秦昭王曾致书楚怀王“愿与君会武关而约结盟”。怀揣和平的楚怀王应约到武关,被心怀叵测的秦昭王扣作人质,从此一去不复返,终生被囚禁。楚怀王忧郁成疾,病逝于秦国。
西汉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走蓝田、出武关,不出三个月大胜归来。武关道的重要战略地位历史早有公论:“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因武关位于函谷关和潼关以南,往往成为来自中原对函谷关和潼关进攻时的迂回路线。
李商隐作《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莫叹万重山,君还我未还。武关犹怅望,何况百牢关。”王维作《大散关》:“蜀门自此通,谷口望若合。日月互蔽亏,阴阳隐开阖。”金戈铁马的战火早已熄灭,但爱国将士保家卫国精神永留千古。
王维咏萧关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陲的著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得过萧关。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萧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保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每当人们提起萧关,就能想到胡笳羌笛、大漠风沙。岑参作《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时写道:“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王昌龄的《塞下曲》写道:“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他们对萧关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连年不断的战争扼腕嗟叹。卢纶在《送韩都护还边》中发出“白首过萧关”的感慨。这里曾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将士常年守关,把黑发熬成了白发。
萧关百姓曾饱受匈奴、吐蕃、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进犯之苦。只因萧关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出东南可直驱中原大片沃土,北过黄河直至广阔的大草原,向西可通向甘肃、新疆等辽阔地域。萧关为关中抗击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曾入萧关,致使关中震动。汉武帝时,国力增强,重视北边国防。汉武帝曾两次出萧关,巡视西北边境,威慑匈奴。自北朝后期起,突厥称雄塞外,中原政权频受其扰。唐武则天时,曾任魏元忠为萧关大总管,统重兵镇守萧关,以御突厥。北宋时,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称雄西北。在宋夏之间近百年的对抗中,萧关一带为双方对峙前沿。
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是密切相关的。秦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秦汉时期的萧关,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这里有深谷险阻,地理优势得天独厚。萧关故道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于陇右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繁荣商贸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唐代大诗人王维曾作《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出使边塞正值春天。进入边塞后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风光。王国维赞叹这是一句“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横贯其中的黄河和映照黄河的落日,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四道大门,是关中儿女用智慧和热血筑成的。它们保护着先民休养生息,它们的功绩,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苦难和光辉的历程,将永远给后人启迪和力量。
新闻推荐
□武胜记者站姚毅本报记者周文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武胜县飞龙镇百兴村村民田莉一直懂得这个道理。相比于以前的“穷山恶...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