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体育老师跨界唱戏 将京剧唱到国外

南充日报 2018-04-12 01:55 大字

●本报记者 李然

现年70岁的王在先是南充市一名退休教师。由于从小受到父亲影响,原本教体育的王在先喜欢上了唱戏。退休至今10年时间,王在先已经先后5次登上全国、全省的 京 剧 舞 台 。2017年,他更是将京剧唱到了老挝。

A 受父影响 5岁孩子爱上唱戏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4月2日下午,记者刚走进顺庆区东南街道学院街社区广场,一曲《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经典唱词便传入耳中。走进该社区活动室,记者看到,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乐手们正手拿大鼓、京胡、阮琴、月琴等乐器,并围成一个半圆,王在先站在乐队中央演唱京剧。虽然年逾七十,但王在先唱起京剧来吐字清晰、铿锵有力,举手投足之间韵味十足。一曲唱完,王在先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讲起了他与京剧结缘的故事。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充人,出生于1948年,今年整整70岁了。”王在先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一名工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戏。他5岁时,父亲就经常带着他到各个剧院听戏。虽然那个时候年纪小,但他已经展现出对京剧的喜爱,往往是台上的演员唱一句,他就跟着模仿一句,而且学得有模有样。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向往站上舞台。”王在先告诉记者,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他都是班上的文艺积极分子,只要学校一有活动,他总是抢先报名上台表演节目。

B 能写能演 入选文艺队四处演出

“1967年,我毕业后分配到当时武胜的一所学校,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王在先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武胜组建了一支文艺队,因为他喜欢表演,加上又是语文教师,既能写,又能演,所以很快便被文艺队相中成为其中一员,在武胜演出。

“1971年,广安还属于南充地区。当年,南充地区在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前身)举办了一场比赛,我跟随武胜县文艺队参赛。”王在先告诉记者,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他们获得了第一名。同年11月,他又跟随武胜县文艺队前往大巴山,给在那里修建铁路的工人送去慰问演出。

“1978年,我调回南充一中任教。因为当时艺体类教师稀缺,我便在学校担任起了体育教学工作。”王在先说,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他一度将唱戏这一爱好搁置了下来。

C 重拾爱好 退休生活别样精彩

“2008年,我从南充一中退休。”王在先告诉记者,退休后,他没事就喜欢四处喝茶、听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一帮京剧票友、作家朋友喝茶时,被热情邀请上台试着演唱了一段京剧。唱完后,朋友们都表示他的声音高亢、中气十足,以前又有表演底子,可以尝试专攻京剧里的花脸。随后的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跟着京剧票友们一起唱戏,一边学、一边练。慢慢地,他喜欢上了花脸这个行当,特别是包龙图、廉颇、魏绛等角色。

“2009年,我受邀参加西南五省职工京剧票友联谊展演,第一次登上了大的京剧舞台。”王在先说,在那之后,他又陆续亮相中国西部城市职工京剧大联展、中国京剧票友节二十周年庆典等5场国、省京剧演出。2017年,他还赴老挝参加了“中国·老挝文化友谊交流活动”。并非专业出身,还是从体育跨界来唱戏,王在先一时成为了南充京剧票友中的名人。

“目前,我在顺庆区东南京剧票友协会担任会长,每周一至周五下午2点,协会的票友会准时在这里唱戏。”王在先说,他们唱戏时不仅免费开放让市民听,还积极接纳新票友参与其中,大家一起在京剧中享受着别样的晚年生活。

新闻推荐

“乡村旅游+体育”留住乡愁 武胜乡村马拉松推动乡村振兴

诗画田园,乐跑武胜,备受期待的“韵动中国·乡约武胜”2018武胜乡村马拉松赛即将于4月30日开赛。赛道设置于四川武胜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选手们将在跑马之旅中感受武胜田园的诗意画卷。作为全国...

武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