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生话题,代表委员最关注

广安日报 2018-02-05 02:24 大字

□本报记者王林胡青青康建林

今年的市两会,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民生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2月4日,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唐红果、孙爱明,市政协委员李顺英、柏明华。

唐红果: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凸显,养老形势严峻。目前全市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存在规模小、设备简陋、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农村养老体系存在很大缺口。

市人大代表唐红果建议,要根本性解决农村养老难题,就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拓宽养老渠道,完善配套设施。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农村老人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及活动中心,通过日间养老、家政服务、健身娱乐、心理慰藉、应急服务,有效解决农村高龄、空巢、独居等老年人养老问题。

另外,加大医疗保障范围和资金投入,不断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程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明确政策待遇,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投入,让更多农村老年人也可以享受更多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

孙爱明:优秀教师队伍促区域性最好教育

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最基本、最现实的利益,教育更是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卿市长多次提出,广安教育的发展要站高谋远、科学规划,要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整体提升全市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主动回应全市人民对教育民生的新期待。

市人大代表、武胜烈面中学校长孙爱明认为,要办出区域性最好的教育,关键在于要培育出区域性最优的师资。2018年秋季开始,四川省将启动新的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实行走班教学,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及高考制度、高校录取制度也将有大的变革。如何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育区域性最优师资队伍,来应对这种挑战显得迫切而严峻。

孙爱明建议,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师资队伍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足于广安市高中教育现状和教师教学水平,充分调研,认真研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便适应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办出老百姓满意的区域性最好的教育。

李顺英:产业、就业双引擎促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广安市按照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突出问题导向,不断探索和研究脱贫攻坚的新机制、新办法,取得显著成效。如何确保脱贫后不返贫?

“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李顺英建议,要实现稳定脱贫,应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上下功夫。“脱贫攻坚,产业是根本。”李顺英认为,贫困户能否成功脱贫,产业的支撑起决定性作用。应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走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同时抓好就业扶贫这个着力点,以此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李顺英建议,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的用人单位,给予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在稳岗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出台鼓励企业开发新就业岗位的政策。

柏明华:促进优势医疗资源下沉

今年51岁的柏明华在医院已经工作了25年,作为市政协委员,他一直关注基层医疗,也是提案大户。今年,他又带来了6件提案,基层医疗方面的提案有3件。“为啥患者总往大医院跑?”是柏明华一直思考的问题。

柏明华说,通过调研,他发现广安市基层医疗资源面临优质医疗存在“堵点”、城乡分布不均、区域内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系列问题,常年累计下来,群众对基层医院信任度、满意度不高,造成了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市县城区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无人登门的现象。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广安中医医院以及各区市县通过加强合作,相继组成了医联体。要破解上述现象,需要发挥医联体中优质医疗资源的领航效应,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医联体的成立归根结底在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柏明华认为,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后“接得住”。

新闻推荐

武胜“雷霆”禁赌效果佳

本报讯(邓平记者雍剑波)自“雷霆”禁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武胜县公安局把专项行动作为“政治仗、民心仗、民生仗”,坚持“一把手”主抓,精心组织、配合协作,重点打处社会关注度高,群众举报集中的重大...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