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近年来,武胜乡村旅游和节能环保产业强势崛起,“旅游+扶贫”深度融合,已成为乡村旅游休闲地嘉陵江畔生态城

广安日报 2017-10-05 01:27 大字

□武胜记者站陈本刚

近日,记者在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张家院子景点看到,游客张志君正和女儿开心地烤烧烤。张志君是重庆一家企业的员工,喜欢旅游,因为工作时间的限制,城郊游、短途游成了她的最爱。这个周末,她和朋友驱车来到“重庆后花园”武胜,感受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随着武胜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和节能环保产业强势崛起,“旅游+扶贫”得以深度融合,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江湾湖畔休闲城悄然形成。

产业:

乡村旅游和节能环保产业强势崛起

9月12日,记者走进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整洁美观的农作物区域和简约别致的农家小楼,将景区装点得分外雅致。

近五年来,武胜县充分利用原有产业、历史文化、地理等资源,将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武胜特有的乡村旅游名片。“白坪—飞龙旅游度假区就是乡村旅游的代表。”武胜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旅游区已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胜是农业大县,深度挖掘农业资源,将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发展乡村旅游和绿色环保产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

9月12日,记者走进川渝合作武胜农副产品加工园,看到的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面:投产企

业开足马力生产,入园企业建设进度加快,生产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从区位优势来看,川渝合作武胜农副产品加工园位于县城东边,紧临渝武高速县城入口,省道304线东西贯穿,长滩寺河南北流经,在交通、商贸、资源上占据有利优势。

目前,川渝合作武胜农副产品加工园已入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8户,“华润雪花”“安泰丝绸”“康信东旭”“问香天下”等17户企业已建成投产,“展华食品”等8个项目正加快推进。

“众创空间孵化,搭建起线上虚拟平台、线下物理空间,围绕‘互联网+’,推动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活跃、创业活动丰富的创新创业新格局。”武胜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四季青苗木种植专合社等41家企业入驻,包括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互联网企业等。

城市:

建设江湾湖畔休闲城

9月12日早上7时,今年65岁的武胜市民唐先志如往常一样,带着孙子来到武胜县人民广场跑步。“武胜变了,变美了,住起舒服了。”唐先志感叹道,他亲眼见证了这座江边小城的变化。

武胜县人民广场分为生态休闲区、商业休闲区、集会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健身运动区、商业步行区和文化展现带等区域,是武胜的一张集商业休闲、生态文化、健身运动于一体的城市名片,也是武胜“最美城市会客厅”。

在不远处的龙女湖旅游度假区,建设正如火

如荼。龙女湖度假区是该县正在建设的一个集休闲度假、健康养生、运动娱乐和观光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山水型生态休闲度假区。古色古香的木栈道依江而建,漫步木栈道上,感受优良环境带给生活的舒适与惬意。度假区旖旎的风光,已成为武胜市民休闲健身的新宠。

近年来,武胜县立足县情,提出了“拥江发展,南拓北扩,东延西进”的发展思路,规划形成了以旧城区为中心,以沿江、沿国道350线为轴,构建城西生态居住区、城北文化产业区、城东物流商贸区、城南旅游度假区的“一心、两轴、四片”的城市空间布局,力争将武胜建设成为中国西部著名的江湾湖畔休闲旅游城市。

武胜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随着兰渝铁路、遂广高速全线通车,嘉陵江二桥投入使用,武胜县城“出口”进一步畅通。

加紧城市路网建设,打通城市畅行通道。全长9公里、双向6车道的县城迎宾大道两旁,整齐的路灯顺势排开,商家住宅风貌清爽,错落有致的绿化带与精巧的公园吸引着市民来此漫步休闲。

在推动县城提档升级的同时,武胜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品质的提升、产业的发展,引资建成的外国语实验学校有效解决了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县中医院、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成使用,市民健身场地面积不断增加,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重百超市、永辉超市等大型卖场入驻武胜,巨屏激光电影院落户武胜,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武胜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

变化。

扶贫:“旅游+扶贫”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如今,随着武胜县交通不断升级,武胜的旅游优势越加明显,目前武胜已实现了两小时到成都、一小时到重庆、半小时到周边城市的梦想,到武胜旅游更加便捷。“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后,可以预见,武胜旅游还将迎来飞跃。”武胜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武胜站是兰渝铁路主线上一个重要的客货两用车站,也是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兰渝铁路通车为武胜旅游、跨境电商、物流贸易等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武胜县将乡村旅游元素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9月12日,家住武胜县白坪乡高洞村的村民唐秀华在自家甜橙基地里忙活。几年前,她家年收入加起来不过千元,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户。为了维持生计,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随着白坪—飞龙乡村旅游越来越火爆,观光采摘游渐渐兴起,精明的唐秀华捕捉到这一商机,立即决定辞工返乡发展水果种植业。如今,她家30

余亩的甜橙、梨、葡萄等果树都已进入丰产期,仅在景区内,她家的果子便可全部销售一空。

为帮助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摘下“穷帽子”。近年来,武胜县在做大做强白坪—飞龙旅游区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思路,实现了农民就地就业、产业就地转型、农产品就地增值。如今,不断发展的水果采摘、农家乐、特色小吃、自行车出租等产业已然成为白坪—飞龙旅游区及周边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

如今,“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武胜县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武胜县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景区周边贫困村民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脱贫人数已有4000余人,实现年人均增收1300余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创建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区为契机,建立健全旅游扶贫保障机制,编制完善全县旅游扶贫规划,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进旅游扶贫品牌创建。”武胜县旅游局局长黄玉说,同时,武胜还将创新旅游扶贫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的旅游服务能力,以此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享受到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红利,不断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新闻推荐

出入境管理部门“三个确保”提升战果

为确保全县“奋战九十天,忠诚保平安-利剑Ⅱ”专项行动工作取得实效,武胜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结合实际,推行“三个确保”,以此提升战果斩获率。早着手,确保安排部署落到实处。出入境管理大队针对全...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