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瓦檐,刺笼里砍出来的老房子
双层瓦檐的老房子。
刘家大院的院门及放抵门杠的洞眼。
□武胜记者站张建斌本报记者胡佐斌文/图
在金光乡板桥村,有一座老院子与其他农家老院有着显著的不同:其正堂的房屋是双层瓦檐。这样的建筑在当今的普通民居中出现,多少还是让人觉得有些意外。6月29日,记者到金光乡进行补充采访时,专程来到这座老院子,一探究竟。
刺笼里砍出老房子,年代待考
老院子位于板桥村6组,名为刘家大院。现年66岁的刘国勋自幼便生活在这座大院里,关于这双层瓦檐的老房子,他的话令人吃惊:“小时候听我爷爷说,我们刘家湖广入川后,便在这里插占为业,双层瓦檐房子就是我们入川祖先从刺笼里砍出来的。”
历史上的“湖广填川”,集中体现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时段,而今大多数川民则是明末清初入川繁衍下来的,故“湖广填川”又常指明末清初这个时段的大移民活动,其移民规模也堪称历史之最。这次移民的历史背景是,四川先后遭遇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发动的大规模民乱,长年不息的战乱致使四川人口急剧减少,史书常载“千里无烟,虎入城”。在这样的背景下,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里,一些民房空无一人,藤蔓滋生遮掩,这自然是难以避免的。在广安,入川先祖从刺笼里砍出老屋的传说并不鲜见,但直到今天仍可见到实物并保存完好的,已是凤毛麟角了。
刘国勋的祖先入川也是属于明末清初这一次,但具体哪一年,由于没有谱书,他也说不清。让记者感兴趣的是,如果这双层瓦檐老屋真是其入川先祖从刺笼里砍出来的话,那它为明代民居的可能性极大,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当记者电话咨询武胜县文管所后得知,县文管所几乎对武胜县的每一处老院子都进行了走访摸排,迄今没有发现一处明代民居。
这样的答复让记者心生遗憾,毕竟,这座双层瓦檐老屋和清代传统民居在建筑风格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既不见廊道与廊柱,也不见雕琢文饰的柱础和门窗,但双层瓦檐仍使这座民居不失当时的大气与豪华。可以肯定地说,这座老屋必是当时的大户人家所建。
清代大户人家的房屋,其房顶的屋梁上均会写下修建时间,但当记者进入老屋,抬头仔细寻找,并未发现屋梁上有字,甚至连彩绘也没有——常见的清代大户人家的民居,其屋梁上多有彩绘。再观室内木柱,一根根笔直通圆,无腐无裂,无疑为精良之材,这也足见始修房屋的主人资金充足,选材严格。
总之,这座双檐老屋与传统清代建筑迥异,其属明代,还是早清,拟或其他年代,一时难以确认,还待专家现场考察予以结论。
民国增修成院落,解放后曾作学校
而今的刘家大院,是在双檐老屋的基础上增修起来的,经过岁月的流逝,尽管院落已显破败,但其主体架构仍很明显。
这是一座四合院布局,仅院前右侧一道大门进出。大门为石墙,顶上呈“八”字形,今只剩一半,旁边的门闩插孔仍保留着。大门石墙右下方,有一方形小洞,为狗洞。刘国勋说,大门外原有一个大月台,栽有两棵金桂,树干十分粗壮,一个成年人都抱不住,每年开花时节,数里之外都能闻到桂花的香气。上世纪集体生产时,两棵金桂都被砍去做了风车。
院落后方是一座小山丘,以前上面修有一座碉楼,是用来保卫院落安全的。碉楼高20余米,一共有6层,修得十分牢固,围墙像城墙那样修的,里外都是石墙,中间夯土,构成石墙的条石每块都很重,四个人都抬不起。刘国勋直到现在都没弄明白,这么高的碉楼,那些重量级的条石是怎么弄上去的。
上世纪60年代,龙女镇新建国营西南玻璃厂,全县各乡积极出力、出钱、出物资,以支持建设,时沙溪公社(今金光乡前身)便把碉楼给拆了,将碉楼的条石全部运往龙女。
“院落是我爷爷那辈修的,应该是民国年间。我爷爷共三弟兄,他们合力修成了这个大院。”刘国勋介绍,他父亲是医生,因解放前积极支持革命工作,解放初被定为开明士绅,房产未被没收,院落继续归刘家所有。
“大跃进”时,公社将刘家大院改作学校,里面的住户全都迁出。仅几年,大约是1962年,学校便停办了,原住户又迁了回来。当时学校总共有3间教室,都在双檐老屋里,今双檐老屋的板墙上,仍可清晰地看见当年写的一些标语,如“把革命利益当成第一生命”“努力学习最高指示,忠实执行最高指示”等等。
在双檐老屋里,还保留着一块断为两截的竖匾,上面内容为“四川省武胜县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海燕‘八一\’战斗团团部”。刘国勋说,这块竖匾最初不在这个院落里,是从原设在板桥的武胜县石油中专校捡回来的。作为“文革”时期红卫兵的遗物,想必这也有珍藏价值的。
新闻推荐
空中俯瞰沙溪老街。唐明航拍冷清的沙溪下街。沙溪口码头繁华不再。□武胜记者站姚毅本报记者胡佐斌文/图武胜县金光乡,原名沙溪,因境内沙溪口而得名。沙溪口曾是嘉陵江边的一个古镇,民国十九年版《...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