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水岩汉晋崖墓群的发现、发掘与价值

广安日报 2017-03-05 15:10 大字

山水岩崖墓群分布在嘉陵江边的崖壁上。

出土的部分兽类俑。

出土的部分陶瓷器。

□刘敏 文/图

2016年11月18日,“两江行”采访组走进武胜县沿口镇,山水岩崖墓群是一个重要点位。它位于印山公园内,分布在嘉陵江东岸山水岩崖壁上。墓葬分上下两层排列,14座。崖墓平面形状为凸字形,由墓道、墓门、甬道与墓室四部分构成,花边砖横砌封堵。出土文物202件,种类有陶俑(包括人物俑、动物俑、镇墓兽等)、容器(包括陶器、瓷器等)、生活冥器(包括水田模型、房屋模型、水井模型、陶案等)、铁器以及钱币。

发现

1999年12月15日凌晨1点多钟,笔者先后接到陈天宁、高志坚的电话。电话告知,在印山公园修建观景亭的武胜光明实业总公司的施工人员,在蛮子洞的洞口发现了两件陶俑(后确认为8号墓葬的甬道内出土),需要专家到现场进行发掘清理和考证。

武胜人历来有保护文物的意识,事发的当天(14日)深夜,建设单位便主动停工。公司总经理卢大荣立即向武胜县人民政府和武胜县文化体育局进行了报告。县政府分管副县长陈天宁、县文体局局长高志坚、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李再仁等,冒着深夜寒风,一同前往现场进行查看,并初步推断该处是东汉前后的崖墓群。随后,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开进印山公园,对现场进行保护。

天刚放亮,笔者顾不上吃早饭,乘车匆匆赶往印山公园,到文物发现地作了详尽的踏勘,断定此处为东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群,而出土的两件陶俑造型奇特,应该与当地的土著賨人相关,类似发现在四川地区也极为罕见。

当天上午,笔者向省文物局汇报了崖墓发现的情况。在征得省文物局的同意后,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托,由笔者全权负责,会同县文管所的业务人员,立即开始对武胜山水岩崖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

发掘

考古发掘,是文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作人员的脑力和体力都是极限挑战。尽管17年过去了,笔者对当时的发掘往事,依然记忆犹新。为了抢时间,我们住进了光明公司的内部招待所,整个发掘期间的食宿和出土文物的整理工作,都在那里进行。

12月15日午饭后,笔者带领县文管所的李再仁和叶旋,开始对发现陶俑的崖墓进行清理。到工作结束,我们共发掘清理了14座墓葬,发掘面积近400平方米。这个数字的突破,我们要感谢发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天宁。陈天宁对文物事业的热情与支持,有时甚至超过我们的一些专业人士,武胜县能摘取“全国文物先进县”,他功不可没。

按照事前的发掘方案,这次的发掘任务就4座墓葬,时间大致半个月,可有了陈天宁的热心参与,发掘工作延至第二年1月30日才结束。当我们刚完成第一座崖墓的发掘清理时,陈天宁就兴奋地将我们拉至岩坎下,说又新发现了5座崖墓。上前一看,一排呈一字排列的、用封门大砖封闭的崖墓墓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目瞪口呆,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任务增加,

考验升级,但我们知道,发掘工作一旦开始,我们就绝对不会半途而废的。在我们进入第二座洞窟发掘时,洞外又传来一阵欢呼声,陈天宁在洞口手舞足蹈地告诉我们:“刘二哥,我又发现了一座崖墓!”就这样,随着年末的逼近,崖墓发现从4座到9座,又从9座到10座,再到11、12、13、14座的连续发现,这不是数字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份责任的递增。

从事过考古发掘的人都知道,崖墓发掘最为辛苦。山水岩崖墓,高不过两米,人要进入墓窟之中,无法直立,只能躬屈着身体行进。半个多月的蜷曲作业,腰酸背痛是最轻的感受。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每打开一座洞窟,一阵阵霉腐味伴随着热雾向外扑来,空气中弥漫着恐怖;当一百瓦的灯泡照亮洞窟后,跃入眼帘的是若干被惊吓的蜈蚣四处逃散的景象,让人不寒而栗。还有就是崖墓内外的气温差,让我们苦不堪言。洞窟内,我们穿着背心、吹着电风扇努力发掘,而外面却寒风凛冽,我们进进出出,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让我们难以适应。所以发掘期间,大家都感觉身体不适,但我们一直咬紧牙关坚持着。随着考古发掘一天一天地推进,发掘成果也一天一天地凸现于世,满满的收获取代了我们所有的辛劳与痛苦。

价值

山水岩崖墓群是嘉陵江流域为数不多的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存,它拥有三大价值。

其一,它是嘉陵江流域延续时代较长的崖墓群。

四川崖墓盛行的时代主要在东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武胜山水岩崖墓群的时代是从东汉延续至晋代,从目前的考古资料证明,其延续时代之长,为嘉陵江流域所罕见。山水岩崖墓群的分期,主要表现在封门花边砖的形制区别上,即早期的花纹砖要短窄、厚重一些,而晚期的花纹砖偏长、偏宽、偏薄。从墓室出土的文物标本比较,东汉墓中常见的红陶标本多,以灰质泥陶制作的标本最常见,烧造火候较高。出土标本存在某种个体差异,但总的风格特征基本类同,说明墓群之间开凿时代具有延续性。而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器物已基本形成固有的时代特征,如常见的盘口壶、四系罐、盘等,但在山水岩崖墓中并没有类似特点的器物标本出现。据此,可排除该墓的下限时代为两晋南北朝以后。

其二,造型奇异而拙朴的陶俑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山水岩崖墓群出土的陶俑,总的特征是身体颈部以下大致呈喇叭筒状。它们的头部用手或其他工具随意捏(或刻划)出五官,由于制作者的随兴所为,很多个体的五官并不齐全,而头形也各不相同,头顶或秃,或捏出纵脊、横脊,或捏成中央下凹而两头呈尖角状的造型,不一而足。有相当一部分标本无上肢,而其他有上肢的标本其上肢的造型也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以泥饼或泥条简单捏成,或贴于身侧,或拱于胸前,形态各异。出土的这批陶俑,数量之多,类型之丰富,在目前四川地区同时代出土文物中尚属首例,尤其是这些陶俑的制作工艺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三,古朴奇异的人物俑展示出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山水岩崖墓群地处嘉陵江下游,嘉陵江古称渝水,时为古賨人栖居之所。賨人从春秋战国时期进入嘉陵江流域后,至隋唐以后才陆续迁徙外域。山水岩崖墓群为汉晋时期,正值賨人繁衍生息之盛世,虽然墓室出土器物大多数与四川同期出土崖墓实物风格有近似特点,但从批量出土的捏制人物俑的工艺、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应该与賨民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批独具特色的人物俑,代表了当时的民族与地方特色。

新闻推荐

广安公安 栏目协办:广安市公安局

栏目协办:广安市公安局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