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部省共建”点亮武胜教育发展的灿烂明天

广安日报 2016-07-28 20:59 大字

三溪小学大课间活动展示。(资料图片)

□杨四海 龚丹

5月30日早上7点,武胜县嘉陵小学的教师蒋朕就坐上城乡公交车开始了一天的上班之路。一年前,得知要到距县城近20公里远的双星乡工农小学支教的消息后,他心里忐忑不安,“这些年,在县城学校已经习惯了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如果乡村学校没有这些设备,课该怎么上呢?”来到工农小学后,蒋朕心中的石头落了地,“这里不仅有电子白板、交互式电视等教学设备,图书室、实验室、舞蹈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还有师生食堂,就餐问题也不用操心。县城学校有的设备这里全都有,在这样好的环境里,我只有全力支教,才不愧对这些乡里娃。”

近年来,武胜县牢固树立“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思想,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抓住部省共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契机,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不断优化资金投向,完善教育公共财政制度,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逐步形成了结构布局合理、资源配置均衡、服务功能完善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基本实现了“校园环境一样美、设施设备一样齐、教师配备一样好、教育质量一样高”的目标。2015年12月,该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今年将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

规划布局科学化

新年伊始,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打破了武胜县城东商贸新区的宁静,不久的将来,这里将矗立起一所总投资4500万元、拥有36个教学班、可容纳2000余名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今年初,学校已经破土动工,目前正加紧施工,预计明年秋季学期可以实现首次招生。”该校筹建办负责人邹亚辉介绍道。

教育大发展,规划须先行。近年来,武胜县结合“十三五”规划,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站在战略全局高度,按照“布点合理、规模适度”原则,合理调整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将城东学校、龙女湖一贯制学校、永寿寺半岛学校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分步启动实施。加快整合烈面镇教育资源,积极改扩建万善、飞龙等大镇学校,预计明年内全面消除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在改善城镇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该县坚持保留并全力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满足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

学校建设标准化

日前,记者走进武胜县新学初中,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投资9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450平方米的标准化食堂正在紧张施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便可投入使用,届时,全校300余名师生就能够在宽敞明亮的新食堂里就餐了。同时,该校12套教师周转宿舍工程也已进入尾声,青年教师们也有望在新学期喜迁新居,结束往返奔波的“走教”之苦。

今年以来,武胜县整合薄改、西部初中工程、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资金,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投资3000万元改扩建烈面中学新校区,投资1500万元扩建沿口初中,投资3000万元实施乡镇薄弱学校改造,新(改、扩)建教学及生活用房20000平方米、运动场30000平方米,购置生活类设备1543件(套),购置学生桌凳3805套、翻新5503套,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200套。截至今年5月,该县义务教育学校都已建成计算机教室、学科实验室、音体美功能室、图书藏书室、阅览室等功能用房,完成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装备配置,添置图书34万余册。投入5713万元采购教学用计算机6331台、交互智能65寸电视422台等设备,建成信息技术教室141个,完成“班班通”设备升级换代,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师资配置均衡化

在武胜县中心镇一个小山村里,矗立着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云鹏小学,里面时不时地会传出朗朗读书声。这所村小最“鼎盛”时拥有数百名学生,近年来,由于许多村民向城镇搬迁,只剩下40多名学生、4名青年教师仍然坚守在学校。即便如此,该校的英语和音体美等课程开设一应俱全,学生在中午还能吃上由专人专车从中心完小送来的营养热餐。

云鹏小学是武胜县村小及教学点发展状况的缩影。

师资力量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武胜县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向村小和教学点适当倾斜。为吸引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该县积极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在工资待遇、进修培训、职称评聘、荣誉授予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

改革添动力,创新增活力。武胜县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步伐,广泛引进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学科优秀师资,积极推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等制度,深入开展教育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内培外训”全员岗位培训,激活了全县教师队伍“一盘棋”,实现了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同步提升。积极推行“名校+弱校”捆绑式发展模式,23所优质学校与47所薄弱学校结对帮扶,通过相互观摩、联合教研、干部挂职、名师带教、互动实践等方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城乡教育公平化

“我今天很高兴,谢谢叔叔阿姨们。”5月13日上午,武胜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当天,武胜县政府领导带领县关工委、县教科体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来到该校,与学校师生一道开展第26个“全国助残日”慰问活动,为每名孩子送去300元助学金和一双爱心鞋,还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陪伴他们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名学生共享教育蓝天,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为了不让特殊学生“掉队”,该县认真贯彻《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通过随班就读和办好特殊教育学校等途径,保障了特殊群体“能上学、上好学”。

武胜县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加大关爱力度,让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实现全覆盖;对寄宿制贫困学生提供生活补助,每年救助的贫困家庭中小学生达1000名;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确保了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严格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县4万余名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了安全可口的“幸福美味”。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政策措施,近3年共接收返乡农民工子女1219名,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完善留守儿童关爱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留守学生建档率达100%,社会结对帮扶率达80%以上。

目标管理精细化

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武胜县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早在2012年夏季,该县就出台了《武胜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对免试就近入学、城区学校划片招生、乡镇学校按学区招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免试升初中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县内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按照规定比例均衡分配到县内各初中学校,促使“择校热”逐渐降温。如今,经过不断完善,该县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已步入科学化、程序化轨道。

“检查学校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接推门听课、查看现场,发现问题当场指出,不留情面……”今年以来,武胜县教育督导室的督导员们一直奔走“在路上”。

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该县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监测体系,形成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经常督导与随访督导相结合的教育督导长效机制,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邀请一定比例的民众代表参与义务教育监督工作,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逐步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义务教育学校制度。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监督和问责办法,将教育工作纳入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和政绩、年终绩效考核,实行全程跟踪督查,逗硬考核奖惩。

内涵发展特色化

“剪纸艺术太漂亮、太神奇了!”2015年11月9日,武胜县旧县小学校园里来了一群金发碧眼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在观看了旧县小学学生的剪纸艺术表演后,他们连声赞叹,还兴致勃勃地拿起剪刀,现场“拜师学艺”。

剪纸艺术是旧县小学的特色活动项目。近年来,武胜县坚持“创建特色学校、促进内涵发展”总体思路,引导各学校走优质化、个性化、特色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环境塑形、管理植根、文化立魂”的特色办学格局,已建成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7所,省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2所、艺术特色学校2所,市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20所、特色学校15所,成功创建为省艺术区域整体推进试点县。该县学生创作的100余幅作品被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协会收藏。特色学校创建已成为武胜教育的闪亮“名片”。

事实上,在武胜教育界,“德育创新”和“课程改革”这两张“名片”同样闪亮。2016年5月,广安市第五届优秀教学成果评选结果揭晓,武胜县“区域性基础教育改革‘四课同创\’实践研究”喜获一等奖。此前,该课题已获省级教育发展改革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标志着以常态课研创优质、自主课堂创高效、阳光课间创活力、多彩课外创特色的“四课同创”课改工程进入了理论成熟期。与此同时,武胜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作为第3个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爱国主义军事体验基地,正在积极向着“全国党性教育示范基地”迈进。

新闻推荐

农家书屋成致富“加油站”

本报讯(武胜记者站江琪)7月25日下午2时许,武胜县猛山乡双河村的农家书屋热闹起来,吃过午饭的村民三三两两来这里“淘宝”。“老邓,你今天又来找啥子书看?”“还是养殖方面的书,看看平常怎样预防羊生病。...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