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寿沟碉楼:四川军阀混战历史的见证
保存还算完好的高寿沟碉楼。
□刘敏/文 唐明/图
高寿沟碉楼,位于武胜县街子镇干坝子村8组。据武胜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载,高寿沟碉楼建造于1927年,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之一。碉楼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04平方米;石木结构,面阔1间4.8米,进深1间5.3米,通高12.5米;内分4层,其中底楼和第一层楼面为石板,其余为木板,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西墙面中部开有一窗,四面墙壁共开40个射击孔;每面墙角上方有一突出墙体部分似羊角状,羊角突出墙体0.5米,两羊角之间石板扣接,羊角中部的射击孔与墙面成45度夹角。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是突出于地面的多层工事,具有观察、射击、防御等功能,因形似碉堡而得名。从高寿沟碉楼现场可以看到,与碉楼紧密相连的是一座住宅大院,是主人生活之所,也是人类最原初的、最大量的建筑类型。在文明早期,人们以氏族为单位组织生活、生产,并共同抵御外敌入侵,这时候出现的是“依山据险,屯聚相保”的聚落联防形式,并且防御性的单独碉楼在碉楼与村寨关系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氏族社会转入以家庭为单位的家族社会形态,碉楼随之发展的更深层次则是碉楼与居住空间结合,这形成了在村落整体防御之外家庭的第二道防御屏障。高寿沟碉楼和住宅紧靠在一起,并以门、墙、梁柱等结构与住宅合为一体,于是带来了碉楼和民居之间从平面关系到空间组合的相互衔接、渗透、融会的变化。碉楼与院落连在一起,与院墙组合为一个防御体系,是整个院落的附属性建筑。
碉楼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建筑。
高寿沟碉楼始建于1927年,当时正处于军阀割据时期。四川军阀派系之间的关系,犹如一条弱肉强食的食物链,为了发展个人势力,或以同学为名,或以团体为召,或以乡谊为号,纷纷拉帮结派,外连强援。各派军阀在发展与相互竞斗中,不惜师生相杀、同学互残、党内分离,彼此钩心斗角,弃忠孝信义而不顾。清末民初,各派军阀势力此消彼长,长期混战不停,几乎是年年大战不休小斗不息。当时自称“遂宁王”的陈应玉,割据川东六州三十六县,在所辖地区征赋税、办学堂。1929年,陈应玉挥兵攻克重庆,所部发展到19个师又4个旅,俨然已成为川中第一诸侯。原四川边防军总司令赖心辉被刘文辉等人合谋扣留,被迫通电下野,陈应玉继任成为四川边防军司令。此时的陈应玉年仅35岁,他和罗泽洲成为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的同学关系为中心的“军官系”正副首领,与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的“保定系”,刘湘、杨森的“速成系”,以及刘存厚的“武备系”齐名。1931年12月,陈应玉发动了所谓的“统一之战”,率部进攻刘湘,刘湘联合九大诸侯讨伐陈应玉,双方在川东展开了一场大战,史称“上川东之战”,又称“陈刘争川”。刘湘的“九部联盟”和陈应玉的部队在遂宁开始战斗,刘湘仗着人多,强行攻进了遂宁,又连克川东诸县,于次年4月攻下陈应玉的所有根据地,陈应玉退往川北。令刘湘没想到的是,陈应玉居然绕过川北,于5月进入了川西,攻下西康、雅安等地,并于7月底率部下7万余人进攻刘文辉防区。
由于受战乱影响,川东一带的碉楼继清嘉庆以后,再次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据民国《新修武胜县志》载,仅街子镇就有18座之多,高寿沟碉楼就是其中的一处,它们的出现,就是四川军阀混战这段历史的见证。
遗憾的是,街子镇如此众多的碉楼,仅在短短的百年之内就逐渐消失殆尽,就连这座唯一尚存的高寿沟碉楼,如今也破烂不堪,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倘若现在不加大维护力度,碉楼那种特有的时代标签和文化气息或将一去不复返。
新闻推荐
□武胜县猛山学校:江芳梅指导教师:唐智勇一直以来,人们都喜欢歌颂母爱的伟大,却忽略了默默付出的父亲。然而,或许在某一个瞬间,你会突然发现,那无言的父爱,于深沉含蓄里充满了担当与厚爱。一个星期天的早...
武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