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打造“宜人武胜”为目标 统筹生态、生活、生产布局武胜县“三生”发展叩响百姓“幸福门”
宽敞整洁的街道,特色鲜明的现代建筑,清新优雅的环境,碧波荡漾的河流,功能齐全的休闲绿化广场……行走于武胜大地,一座充满活力、富裕和谐、生态宜人之城映入眼帘。“武胜以它看得见的‘幸福指数\’,让居住在这里的人有了深深的归属感。”来武胜旅游的重庆游客张丽云夸赞道,无论是县城,还是乡村,都让她记忆深刻、流连忘返。
近年来,武胜县坚持以打造“宜人武胜”为目标,统筹生态、生活、生产三大协调发展布局,加快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一个城乡统筹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美丽新武胜正在加速形成。
立足生态 谱写绿色新曲
近日,记者走进由荒郊变成城中花园的中滩滨河湿地公园,风景如画的湿地景观,为武胜这座江湾湖畔休闲城戴上了一条“绿色项链”,已经成为本地市民以及外来游客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实际上,如今在武胜,生态美景不光只有这一处。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近年来,武胜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围绕实现“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的目标,全域开展“洁净水”行动,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在维持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对县内旅游资源不断进行“扩版”“升级”,推进宜人武胜建设步伐。如今,风景旖旎的龙女湖旅游度假区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散步健身、旅游观光的宝地,宝箴塞旅游区、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太极湖旅游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生态县创建通过技术核查。“生态立县”,让武胜这片热土展现满目新景。家住城南印山街的市民胡跃夸赞道:“生态发展让咱们武胜变得宜人,富有生机和活力。”
立足生活 百姓住有安居
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武胜在推进宜人城市建设中一直秉承着这一点,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70岁的何胜兴一家三代人过去住在城乡结合部,出门要爬坡,下雨要穿雨鞋,小孙子上学还得背着去,如今搬进100余平方米的新家,干净又明亮,出门就是大街,做啥事都方便,小孙子的上学行路难问题也得以解决。用何胜兴老人最质朴的评价就是:“睡觉都能笑醒”。
住房是群众安身立命之所,“安居”才能“乐业”。武胜围绕“住有安居”目标,加强对棚户区、城中村、老旧院落、老旧市场改造,进一步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居住条件,更多地把发展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宜人武胜建设进程中,武胜决策层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从百姓期盼出发,一件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给市民生活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近五年来,武胜共实施省市县民生工程600余项,住房更宽敞明亮、出行更便捷、教育更普惠、看病更方便,一大批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立足生产 打造宜业天地
如今,按照“宜人武胜”的发展理念,武胜进一步确立了“一主一副六城多镇多新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农村地区如何发展?“依托自然,传承文化基因,彰显独特个性,打造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美丽新村。”武胜县如此规划,并迅速实施。新打造的三溪朝门新村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如今已形成农村成景区、农业成景观、农居成景点,一个幸福美丽新村正展现在眼前。
该县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连片推进”的思路,加快建设50平方公里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5万亩,新改扩建农民新村18个,建成花样年华、橙海阳光、丝情画意等六大景区和30余个景点,产区变景区、农民变工人、产品变礼品,武胜“三农”发展天地更加广阔,连续三年获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连续两年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
加快产业经济发展,武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商贸流通5个特色优势产业和电子商务、健康养老、文化创意3个新兴产业,全县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
到“十三五”末,武胜将建设成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和谐幸福美丽家园,让武胜百姓共享幸福生活。
文伟 江琪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余萍 实习记者 喻凤
新闻推荐
肖笃勇(四川成都)小平故里,“撮箕口”木架结构的邓家老屋边,至今尚存一口水井,其水清冽甘甜,常年淌溢,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邓家老井”。据传,邓家老井为明朝邓家先祖入蜀“广土安辑”时挖掘修造而成,距今...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