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爱心”陪伴留守儿童过“暖冬”

广安日报 2016-02-02 21:12 大字

工作人员正在向留守儿童发放羽绒服。

□武胜记者站 陈本刚 本报记者 刘秦君 文/图

1月25日,市关工委、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分队,深入武胜县双星乡平寨村开展2016暖冬行动之“精准关爱·阳光成长”系列活动。通过现场开展流动青少年宫进乡村趣味游戏,搭建“想家”爱心小屋,让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的家长进行现场视频通话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寒冬的温暖。

视频通话千里亲情一线牵

“妈妈,我想你了!我等你回家过年!”

“孩子,别哭,妈妈也想你,等忙完手中的这些活就回家看你!”

1月25日,在平寨村的“爱心小屋”内,已有11个月未同父母见面的留守儿童王博通过视频电话,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妈妈,激动得泪流满面,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妈妈刘允萍也流下了眼泪。

和众多外出务工的家长一样,刘允萍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儿子,只是她有太多无奈。4年前,为增加家庭收入,她把儿子交给公婆,随丈夫一起到外地务工。每年只有春节时,她才能和儿子相聚十多天。这次通过网络“面对面”收到儿子来自千里之外的问候,刘允萍感到非常幸福。

在平寨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留下33名留守儿童。据团市委书记张伟介绍,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够在春节前后与父母“面对面”地交流,团市委联合市关工委和电信公司等部门,在部分留守儿童较多的村设立“爱心小屋”,组织留守儿童通过网络视频电话和外出务工的父母实现亲情通话。据了解,平寨村是第一站,接下来将在广安区、岳池等地开展同样的活动,为更多的留守儿童搭建与远方亲人沟通的桥梁。

“在视频上,我从妈妈的眼神中看出她也想我,我感觉好温暖!”平寨村2组留守儿童陈佳欣通过网络给妈妈送去节日问候后,露出一脸的幸福。

“与传统的电话联系相比,视频聊天更直观,便于父母和留守儿童进行情感交流,有利于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张伟说。

爱心新衣这个冬天不再冷

每天早上6点起床,跨过一道又一道沟,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寒风吹来,身体便会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双星中学初二学生李苏苏对此感受颇深,因为那条从平寨村通往学校的山路,她已走了近两年。

今年14岁的李苏苏,母亲早已去世,父亲是残疾人,她自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十几年来,全家就依靠种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拮据。每到冬天,由于缺少保暖的衣物,她的手脚经常被冻得红肿皲裂。

在接到志愿者送来的羽绒服时,李苏苏激动得有点不知所措,拿着羽绒服愣了半天,她才露出笑脸。在志愿者的提醒下,她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拆开包装,将新衣服穿上,“这件衣服很暖和,以后冬天上学,我再也不怕冷了,谢谢叔叔阿姨。”李苏苏高兴地说。

当天,和李苏苏一样,平寨村的其他32名留守儿童都得到了爱心暖衣。“今天,我们现场为平寨村的留守儿童发放了书包、文具、衣服等价值1万元的物资。今年,我们还将拿出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在全市持续开展精准关爱活动,通过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和建立留守儿童联系卡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架设亲情桥梁,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阳光成长,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张伟说。

新闻推荐

“头羊”探路 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本报讯(刘力兴武胜记者站江琪)“自从跟着刘书记干后,我们现在每年单分红一项就有上万元。”近日,武胜县白坪乡裕丰村热闹非凡,当天是村里合作社社员们分红的好日子,村民们拿着丰厚的红利满脸喜悦。村民...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