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阳\’来到我们村!”
□武胜记者站 张建斌 本报记者 刘婧
“老曹,现在光纤入村了,家里要不要安装宽带上网?”“要安装哦,孙女回来就有耍头了!”2月15日,记者见到武胜县万隆镇“第一书记”杨驰云时,他正忙着走访村民曹正锡,询问其宽带上网意愿。
“杨书记真是了不起,现在我们村成了武胜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样板村,市、县召开脱贫攻坚现场会都来我们村参观!”该村党支部书记曹玉华告诉记者,去年9月第一次和这个省教育厅派驻到村的小伙子接触时,他悬着的心就落地了,杨驰云几乎天天泡在村里,“乡亲们都说,电视剧里的实干家‘马向阳\’来到我们村了!”
把村民当亲人的“贴心人”
“做梦都没想到我居然可以在家当老板,现在小卖部生意不错!”村民罗素珍欢喜地说,自从多年前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甲亢后,她只能窝在家里做家务,儿女打工挣的钱也只够他们自己开销,老两口的生活靠丈夫在镇上摆地摊维持。
罗素珍说,杨驰云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把她的孙儿孙女纳入贫困学生救助范围,还帮她把破旧房屋进行改造、装修一新,并为其免费做了货柜,不仅改善了她的居住条件,还让她有了致富门路。
数月的坚守,像罗素珍一样,逐渐走出困境的村民越来越多,杨驰云渐渐赢得村民的认可。
“这次下乡,我不仅结识了‘穷亲戚\’,还拥有了好身材!”杨驰云打趣地说,村里的事务无论大小在他眼里都是大事,清洁卫生没扫干净他要管,体育器材安装不合理他坚决“阻工”……几个月的奔波,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过去他最讨厌吃的泡面,现在却成了他的主食。今年冬天,他的手、脚、耳朵都长了冻疮……
“只要群众满意,付出再多也值得!”回首几个月来的驻村生活,杨驰云的神情坚毅而淡定。
把村庄当故乡的“农哥们”
“这里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立志要为父老乡亲办一些他们想办却办不了的实事。”杨驰云说,经深入调研,他了解到行路难、运输难、灌溉难、“脏乱差”是困扰村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该村的发展将无从谈起。
为此,他苦心钻研中、省、市政策,草拟该村脱贫攻坚三年规划,围绕冬枣产业,夯实基建,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用杨驰云的话来说,这叫“软件硬件一起抓、里子面子都要做”。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多次往返于成都、武胜,争取到各类建设资金330余万元,实施了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美丽新村、阵地保障等建设项目。
“才半年没回来,我们村不仅基础设施遍地开花,大家的精神面貌、生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据老党员龚帮华观察,最近村里人还多了几个爱好:喜欢去农家书屋看书,去阅览室上网,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村里的变化真是一天一个样!”
把产业当家业的“引路者”
“下一步,我们将把工作重心从基础建设转移到产业发展上来。”杨驰云说,飞来石村地处川东丘陵,适宜多种粮油作物、经果林木生长,该村冬枣成片种植初具规模,而制约冬枣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资金和技术。
为此,杨驰云没少费心血,他充分利用自己在省教育厅工作的人脉关系,争取四川农业大学支持,将该村作为教育实践基地,促成校地合作。建成“枣新品种引进推广示范园”50亩,预计进入丰产期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收益25万元。筹建了飞来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为业主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还可代购农资、代销产品。拟用2至3年时间,形成以冬枣为主体,甜橙、优质稻为支撑的“千亩产业基地”。
当业主曹勇为资金断链而一筹莫展时,他主动提出,愿意为其担任贷款担保人,帮其向邮政储蓄银行贷款10万元,帮助他扩大生产、渡过难关。
近来,到飞来石村散步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杨驰云琢磨着挖掘村里的石文化,在乡村旅游上“做文章”。为了摸透飞来石村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杨驰云走访了村里数十位老人,查阅资料,爬坡上坎追寻飞来石村的“前世今生”。
一个月下来,杨驰云走烂了两双鞋,将该村的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整编成文,并发动村民自愿捐献农耕器具等建起了独具一格的“村史馆”,为该村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厚实的文化内涵。村民都说:“这个杨书记,真不是个‘花架子\’,想法多,行动更快!”
“下一步,我将依托冬枣产业发展休闲采摘、餐饮住宿、登山垂钓,依托历史文化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对于飞来石村的前景,杨驰云在心里早已绘好了发展蓝图,并庄重承诺“若飞来石村不能在2017年同步实现小康,我绝不离开!”
新闻推荐
《宝箴缘》封面。作者:曹馨2月23日,记者从广安市作家协会了解到,本土作家曹馨所著的长篇小说《宝箴缘》于日前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箴塞的缔造者们为原型,以“全国罕有,蜀中一...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