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回眸“十二五”武胜打造湖畔休闲旅游城市

华西都市报 2016-02-26 15:57 大字

武胜中滩湿地公园一隅。

“回来一次高兴一次,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家乡这些年越来越好的变化。”退休后在外定居的吴振兴每次回到老家广安市武胜县,都会为家乡的变化倍感自豪。

回首“十二五”,武胜实施省市县民生工程600余项,开展安居工程、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等一系列扶贫工程,截至 2015 年底,全县实施18个贫困村扶贫开发项目,13944名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除此之外,武胜还加快构建“一主一副六城多镇多新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定位为中国西部著名的江湾湖畔休闲旅游城市,城市风貌特色彰显。

“老武胜”感慨新变化品质提升城市建设更加宜人

今年22岁的周静家住沿口镇城北社区,不久前她从北京回家,跟家人一起过年。周静每天走亲会友的同时,不免要在县城“游荡”一番,城市的变化着实让她看得眼花缭乱。由于家住城北,对城东商贸新区不是很熟悉,在周静的记忆中,这一区域比较荒芜。可现在,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成的滨河湿地公园让她流连忘返,数十家企业入驻发展……

周静感慨地说,精心打造的核心商业圈和特色美食街,实施的县城旧院落、迎宾大道改造,新建的人民广场、中滩湿地公园等,这些年来,家乡各个区域的城市建设都给周静带来了新鲜的感觉。“不仅建设进度快,城市规划也更加合理,休闲娱乐的公园、广场越来越多,到处绿意盎然,家乡的变化让我这个‘老武胜\’都快认不出来了,武胜越来越有‘城市味\’了。”周静欣喜地说。

武胜城市的“蝶变”之路,更是武胜市民的幸福之路。武胜加快构建“一主一副六城多镇多新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定位为中国西部著名的江湾湖畔休闲旅游城市,城市风貌特色彰显,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县城、环保模范县、环境优美示范县等称号。

“贫困村”新年新气象收入攀升脱贫奔康迈开大步

“以前过年就一桌多人,今年来了30多个亲戚朋友。”今年春节,万隆镇飞来石村的曹正锡格外高兴,亲戚朋友来得多,他买了600多块钱的年货,亲自下厨做菜。

飞来石村三面被重庆合川区合隆镇包围,地势低洼。以前,该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曹正锡回忆道:“过去是村外人不肯来,村里人不肯留。”今年,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回家,家家户户门前张贴着春联,飞来石村新年有了新气象。

曹正锡家曾是因病致穷的典型,全家年收入不到3万元,一年下来看病的钱都不够,更别说花钱请客吃饭了。曹正锡说,去年在村里的支持下,他承包了10余亩撂荒地种粮,用分到的扶贫款买了100多只鸡鸭搞养殖业,全家人一年收入5万多元。曹正锡盘算着,今年他要再多承包点撂荒地,多种点粮。儿子曹瑞看到村里正在打造观光农业,正琢磨着建个农家乐。

在飞来石村,去年脱贫过上红火日子的不只是曹正锡家。该村“第一书记”杨驰云介绍道,“2015年,飞来石村大力改善交通条件,通过产业扶持和兜底政策,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全村剩余的3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飞来石村只是武胜脱贫攻坚显成效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该县全面实施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安居工程、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等一系列扶贫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县实施18个贫困村扶贫开发项目,13944名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脱贫奔小康,不仅仅是贫困群众迈开了大步,武胜全县城乡居民收入也连年攀升。统计显示,5年来,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近3年连续获得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

除此之外,“十二五”期间,武胜还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实施省市县民生工程600余项,从百姓期盼出发,一件件民生实事工程扎实推进,给市民生活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文伟 江琪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刘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武胜县扶残助弱爱心车驾驶员蒲英俊搀扶残疾人下车

◆2月28日,武胜县“扶残助弱爱心车”驾驶员蒲英俊搀扶残疾人下车。8年前,蒲英俊在自己的出租车上挂出“扶残助弱爱心车”牌子,在他的带动下,该县目前已有10余辆“爱心出租车”,年免费义务接送老弱病残...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