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谢兴敏:放弃高薪职位当“创客”

广安日报 2015-12-04 03:48 大字

□武胜记者站 闫金强 江琪 本报记者 胡苗

从一名普工自费深造为技术工人,凭借出色的技艺,成长为部门经理,事业正值如鱼得水之时,他却毅然放弃高薪职位,选择自主创业,如今已成为一家年产值上亿元企业的“舵手”。11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武胜县街子工业园区,采访到四川得丰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丰电气)董事长谢兴敏的创业经历。

借钱交学费 从普工到“创客”

当天上午,记者见到谢兴敏时,他刚与客户洽谈下一笔配电柜订单。“自从我们搬进街子工业园区后,公司的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现在产品在市场上很具竞争力。”谢兴敏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说,2011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他从重庆回到家乡武胜创业,直到2013年底,他一直在武胜县城工业园区租赁厂房进行各类高低压配电柜生产。

谢兴敏缘何会与电气行业结缘呢?时间回到1989年,因为家庭贫穷,19岁的谢兴敏在初中毕业后,不得不放弃学业南下深圳打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经老乡介绍,谢兴敏进入一家工厂当了一名普工。“一开始,我是吃了不懂技术的亏,普工不仅每天工作时间长,工资也低。”谢兴敏说,当时沿海的企业对电工的需求量很大,待遇十分丰厚。几经比较,谢兴敏最后狠下心给了自己一个“充电”的机会——白天在工厂打工,下班后到培训班学电工技术。

“培训班一个学期的学费就要480元,我那时一个月工资仅有260元,每个月我还得寄生活费回家。”谢兴敏回忆道,“后来,我向老乡借了钱凑齐了学费。”谢兴敏一“充电”就是四年。“在这四年里,我不仅学会了电工技术,还学到了电梯技术。”有了技术傍身,谢兴敏如愿进入了制造电力设备的企业。

1995年,谢兴敏回到重庆,同样在电气行业上班,十年时间,他从技术工人干到了部门经理。2005年,看着电力产品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谢兴敏从中嗅到商机,创业的想法在他的心中越来越清晰。于是,他辞掉高薪工作,与朋友合伙创立了一家从事配电箱组装的公司。

转眼间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当初谢兴敏创办的那个进行配电箱组装的“小作坊”,已发展成为占地30亩,集研发、生产、销售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户外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等各类高低压配电箱设备于一体,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

以创新驱动 引领企业逆势发展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条件下,得丰电气如何实现逆势发展?“一直以来,我们将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谢兴敏透露,今年,他们投入500万元兴建了科技楼,建成后将成为重庆大学的研究生工作站。指着科技楼,谢兴敏说:“只有顺应市场发展需求,研发新技术,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上,技术创新早已为得丰电气带来了可观效益。“2013年,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套十千伏电力谐波检测仪,填补了国内十千伏线路谐波检测仪的市场空白。”谢兴敏介绍说,该产品投入使用后,改变了电网线路监测工人必须高空作业的现状,在地面就能进行遥感监测,备受客户青睐。

得丰电气拥有一个由16人组成的自主研发团队,并与重庆大学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关系,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两项荣誉。目前,得丰电气已拥有3条生产线,年生产各类高低压配电柜5万台套,凭借出色的品质,产品畅销于西南地区。“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尽快研发推出微机保护和固封环网柜,力争使公司明年的产值提高30%以上。”谢兴敏对未来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唐代富荣选全省“十佳五老”

本报讯(孟静武胜记者站文伟)记者近日从武胜县关工委获悉,武胜县政协退休干部唐代富被评为四川省第三届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并受邀到成都参加了颁奖仪式。据了解,第三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评选...

武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