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基层办实事谋发展

广安日报 2015-12-09 03:47 大字

□武胜记者站 文伟 江琪

初冬时节的武胜大地,无论在农家小院,还是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手把手传授致富技术,心贴心化解群众矛盾,如暖阳般温暖着群众心房。

11月28日以来,武胜县31个乡镇、100余个县级部门机关,围绕“扶贫攻坚见行动、真情为民暖人心”主题,积极投身“1+N”干部联系群众“走基层”集中活动,深入农家开展宣传引导、收集社情民意、解决民生诉求、化解信访积案、办好惠民实事、推进***,增进与群众的友谊、缩短与群众的距离,凝心聚力把一件件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里”,激活了干群关系的“鱼水情”,为“脱贫奔康”共谋发展。

走基层身到更要心到

“各‘1+N’干部要深入乡镇开展\‘进村进组进农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增强干群感情,真切温暖民心。”在“1+N”干部联系群众动员大会上,大家暗下决心,要发挥个人特长及单位职能,为所联系的村组群众办实事好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武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段德福就是其中一员。11月28日一大早,段德福背上行囊,来到石盘乡和嘴村张大科家里。张大科家是段德福在“1+N”干部联系群众活动中所在联系点之一,走基层不是简单地走一走、看一看,段德福准备与张大科一家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几天。

进农家就要“甩开膀子”“干出样子”。段德福在铺好床,摆放好自己的日常用品后,开始了一户一户的走访。每到一户,段德福就要为村民送去写有自己名字和电话号码的年画。

干部们进农家不仅“身到”,更是“心到”。为群众贴年画,与群众拉家常,帮群众义务劳动……在基层“沉下去”,让民意“浮上来”,干部的一举一动触动着群众的心弦,群众们立刻打开话匣子,恨不得把掏心窝子的话都统统说出来。

办实事再难也得解决

“践行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就是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实办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干部们竭尽全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在“1+N”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中,干部们通过召开农家“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和群众面对面交心谈心。重点了解当前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梳理汇总建好“民生诉求台账”。

“民生诉求,再难也得解决。”干部们帮助协调所联系农户解决出行、饮水、看病等当前能够解决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对不在权属范围内或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由所在乡镇梳理汇总后报至县上,由民生诉求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所需经费由县财政统筹解决。同时,开展民生诉求回访,采取实地走访、入户座谈等方式,向村(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反映的民生诉求办理情况,并对办理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

“党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我们村的行路难、看病难都得到了解决。”武胜县新学乡新学村村民邓文激动不已,直言“1+N”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将好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谋发展打赢扶贫攻坚

扶贫攻坚,干部们把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底。在“1+N”干部联系群众“走基层”活动中,武胜县坚持“五到村五到户,助民兴帮民富”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各项工作。

“开展政策宣讲、制定扶贫措施……”干部们通过进村入户宣讲***相关政策,发放政策明白纸,让群众进一步明晰***的对象、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让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同时,坚持“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帮助贫困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帮助贫困村完善基础、产业、新村、公共服务、生态扶贫五大规划,细化助农增收、能力提升、生活改善、特殊救助、文明新风五大措施。

据了解,此次“1+N”干部联系群众集中活动将延续至2016年2月,目前首批1500余名县乡(镇)机关干部已深入农家开展了集中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1700余件。

新闻推荐

景区争抢节日商机元旦旅游大餐正在烹制中

□武胜记者站江琪“包装推出杀年猪、吃庖汤、喝转转酒、品段式坝坝宴、观看明星模仿秀、体验亲子园、美丽乡村游等系列活动,利用互联网及电台广播在四川、重庆范围内覆盖推广。”连日来,武胜县各旅...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