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扶贫凉山开启“共振”模式
“太高兴了!娃儿在家门口就可以读幼儿园,很方便。”11月30日,甘洛县则拉乡中心校内幼童们的琅琅书声让村民吉觉拉一感慨万端。一个月前,该县首批11个村12个幼教点开班仪式曾在这里热烈举行。
今年,凉山在彝区10个县,以每县不少于10个的规模开办“一村一幼”学前教育点,明年力争实现村村覆盖。
这,只是凉山智力扶贫的一个缩影。广袤彝乡,全域凉山,一幅省委、省政府与凉山干部群众齐心绘制的脱贫奔小康宏伟蓝图已经铺开,一场全民参与的智力扶贫攻坚战号角已经吹响。
□本报记者 徐登林 王云钟美兰 吴梦琳
从最贫困的地区抓起
作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凉山州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50.58万贫困人口。
2020年全面小康进入倒计时,曾经“一步跨千年”的凉山,更要实现“同步奔小康”,扶贫攻坚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已到决战决胜攻坚期。
2015年8月18日至19日,省领导和省直部门负责同志齐聚凉山,对凉山扶贫开展空前“大会诊”,专门就凉山扶贫开出精准“新处方”。
从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到藏区“六大民生工程”,从“五个一批”到“十个专项”,从已有政策扶持到新增7个方面17条具体措施……一系列支持政策,让彝乡干部信心倍增,让彝区群众深受鼓舞。
厚爱的背后,更有真情的投入。2012年起,3年时间,省委、省政府为推进大小凉山彝区综合扶贫开发,先后投入各类资金246亿元。2014年,省级以上资金为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投入86.4亿元。
从最基本的教育抓起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省委针对凉山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精准出招,凉山教育飞速发展,好消息接踵而至。2010年11月,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计划每年筹资5亿元用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2014年6月,《大小凉山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4-2018年)》启动,省委计划每年新增投入3.46亿元扶持大小凉山教育发展,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中小学寄宿制规模、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加大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着眼长远。从2016年春季开学起,凉山州将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全面免除3年幼儿教育保教费和3年普通高中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11个国定贫困县开展学前双语教育,“一村一幼”建设全面实施。5年内,将投资78.3亿元新建校舍173万平方米,贫困县寄宿制覆盖面将达100%。
学费不交了,还有生活补贴。2014年9月,盐源县黄草镇彝族学生杨打打走出大山,到武胜县职中报到,让全家看到了脱贫新希望。作为首批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受益者,5047名学生走进内地职教学校课堂。今后,每年还将有4500名彝区学生到州外中职学校就读。
从最紧缺的人才抓起
“我们局的总工程师,空缺了近10年,曾连续三四次公开招考都达不到开考比例。直到去年,在州委‘1+9’人才政策的引领下,才成功引进1名博士任职。”凉山州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黄凤对人才引进深有感触。
和大多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一样,人才匮乏问题成为制约凉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截至2009年底,该州人才总量23万人,仅占人口总量的4.7%,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人才结构不优、素质不高、分布不均等问题突出。
对凉山的人才困境,省委始终高度重视、倾情扶持,今年创新推出“干部人才援助彝区行动”,为凉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智力支撑。
凉山本土人才培育力度空前。持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每年100名省内外专家在藏区、彝区培训教师、医生各1000名,在安宁河谷地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00名;每年投入100万元实施凉山籍大学生(研究生)“英才计划”,培养回引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农林牧水、教育卫生等领域本土人才500余名。
凉山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冯斌介绍,目前,凉山党管人才的底气更加充足:全州人才培养开发专项资金突破1000万元;每年财政新增投入210余万元,州内专家人才创新科研工作资助(津贴)标准年净增8000余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文江记者王诗侠)1月1日,广安市武胜县宝箴塞旅游区举办第六届庖汤节,来自成都、重庆、南充、广安等地的游客及本地群众万余人共同喜迎新年的到来。12时,在段家大院内,80桌本土段式坝坝宴座无虚席...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