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客”夫妇让竹鼠攀上互联网

广安日报 2015-11-15 04:25 大字

□武胜记者站 江琪 本报记者 胡苗

“吱吱吱……”11月3日一早,武胜县万隆镇大垭村广安一品特种养殖场内,业主赵晓燕逮住一只肥竹鼠,将其提到电子秤上,待数据定格后,便将竹鼠装箱,准备发货。

“自从通过电子交易平台销售竹鼠后,隔三岔五就能接到外地客户下的‘订单\’。”赵晓燕的丈夫申建文指着手机屏幕,向记者介绍起竹鼠销售网站:通过网站,千里之外的客户也能下单购买他们养殖的竹鼠。

赵晓燕与申建文回乡养殖竹鼠已有5个年头,虽然整日与鼠为伍,但这对“创客”夫妇却没有因此变得“鼠目寸光”,而是借力“互联网”闯出了好“钱途”。

拿出积蓄养竹鼠带着特产去取经

“请看看我家的竹鼠基地吧。”赵晓燕刚忙完手中活,就带领记者参观起养殖场。格子间里的竹鼠憨态可掬,有的“咯吱咯吱”地啃着鲜嫩的竹节,有的前脚离地直立不动,萌态十足。

“别小看这些小家伙,养大后可卖到50元一斤,一只可卖300元左右。”在基地里,赵晓燕向记者讲起了她和丈夫的创业故事。

2010年,在重庆打工的赵晓燕与朋友聊天了解到,竹鼠营养价值高,市场销路广,且养殖成活率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晓燕将回乡养殖竹鼠的想法告诉了申建文,两人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当即决定返乡创业。

很快,夫妻俩拿出打工攒下的4万余元,从贵州买回了50对竹鼠,成立了广安一品特种养殖场,成为全市第一家饲养竹鼠的养殖户。虽然竹鼠易养殖,但由于不注重防疫,首批竹鼠不久后相继病死。

“真是一对败家子!”很快,闲言碎语在村里传开。开局的不顺,乡邻的不看好,并没把申建文和赵晓燕击倒。夫妻俩一边总结经验教训,一边向书本学习,还抽出时间去广西、贵州等地的竹鼠养殖场学习取经。

“去外地学习,并不是每个养殖场都欢迎。”赵晓燕回忆道,为体现诚意,她拎着本地的土特产,带着微笑、说着好话,求着别人传授经验。正是得益于这种坚持,如今赵晓燕已掌握了竹鼠的全套养殖技术,养殖场已发展为两层楼规模,存栏竹鼠1000余只,年出栏竹鼠3000余只,毛收入100万元左右。

网站推广拓销路带领村民齐致富

步入正轨后,竹鼠开始在万隆镇及周边市场走俏,养殖基地的规模也逐渐壮大。当达到一定规模时,申建文、赵晓燕夫妇却又开始为销路而烦恼。

本地市场的消费者属于低消费群体,如何能将市场打开?夫妻俩开始琢磨,“竹鼠是‘素食主义者\’,养殖环境特别干净,是十分环保的食品,借助互联网,说不定可以打开一条新的销售路径。”夫妻俩又拿出数千元资金,在百度等网站建立了推广销售网页。“通过电子交易平台,现在竹鼠已远销重庆、成都、贵州、陕西等地,平均每次成交额在3万元左右。”申建文说。

如今,这对村民眼中曾经的“败家子”,通过养殖竹鼠走上了致富路,村民们在改变看法的同时,也纷纷前来寻求养殖门道。临近的飞来石村村民曹林,在申建文、赵晓燕的指导下,走上了养殖路,大垭村也有几户村民正跃跃欲试。

“他们不仅自己敢闯敢干,还带动乡亲致富,我十分感动!”大垭村是武胜县直机关工委定点联系帮扶贫困村,在谈到赵晓燕夫妇时,扶贫干部龙伟赞不绝口。

得益于扶贫攻坚,赵晓燕夫妇的事业又迎来新的契机。前不久,扶贫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申建文、赵晓燕打算继续扩大竹鼠养殖规模,却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他们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为赵晓燕夫妇争取到一笔10万元的无息创业贷款。

“下一步,我们打算开发竹鼠深加工产品,吸引村民到基地务工,同时为有从事竹鼠养殖意愿的村民提供技术和种源,让大家一起奔富路。”谈到未来的发展,赵晓燕夫妇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酒后飙车撞伤人法院判赔9万余元

本报讯近日,武胜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原告刘某诉被告李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李某因酒后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车飙车,将刘某撞伤,法院判决李某赔偿刘某各项费用共9万余元2013年8月23日,李某驾驶...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