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住进农家屋温暖百姓心

广安日报 2015-07-08 04:57 大字

□武胜记者站 文伟

“工作组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干部的好作风,看到了干部对群众的真感情。”这是近段时间,沿口镇金银坎村村民段玉兴发出的感慨。

段玉兴的感慨源于武胜县开展的“1+N”干部联系群众“走村入户”集中活动。据介绍,6月15日-25日,武胜县3000余名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围绕“住农家、知民难、解民忧”的活动主题,分两批次住进农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力所能及地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赞誉。

走村入户办实事

为走村入户干部带过路的段玉兴告诉记者,在走访2组贫困户李龙明时,由县纪委干部组成的该村工作组两次上门都没找到人。他就给工作组干部说:“找不到就算了嘛。”不料,工作组的同志却认真地跟他说:“不行,贫困户这类特殊的群体是我们这次走访的重点,我们必须找到他本人。”工作组干部利用住村的晚上,终于找到了李龙明,了解了他家的困难,第二天还给他送了米、油等生活用品。

活动中,各工作队、工作组精心制订工作方案,层层落实工作任务,确保了每个村都有干部进驻,每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33名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深入所联系乡镇,走村组、入农户,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据统计,在这次活动中,全县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562条,当场答疑5507条;共化解矛盾纠纷150余起;共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12000余件,看望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800余人。

好作风增进干群鱼水情

“在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与群众的鱼水真情。不管走到哪个村民家中,村民都热情地给我们让凳子、找扇子、倒开水,像招待客人一样。”县政协干部谭毅回忆道,在更换华封镇桃园村变压器时,抬运变压器踩踏了一些庄稼、损毁了一些土坎,但没有一个村民提出经济赔偿;村民们没有人提出要工钱;缺抬运工具,村民马上就从家中送来,那个场面真的像电影中支援前线一样。

“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不要给我搞特殊哈。”这是住进农家的干部首先提出的要求。活动期间,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做到了不喝酒、不收礼、不出村、不给群众添麻烦、不给农民增负担。有的农户不愿收干部交纳的生活费,干部们只好在离开时,悄悄以“枕下一封信”的形式补交了所有费用。

进村入住后,干部们帮助群众挑粪施肥、喂猪喂鸡,烧火做饭,打扫猪圈、院坝房屋,亲身体验了群众的苦与累。干部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他们逐渐变成了亲密的“一家人”。中心镇工作队队员刘万波和毛秀红说:“临别看到老乡满含热泪的双眼,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民\’的含义。”

提升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

针对部分机关干部不知道怎么与群众沟通交流、不知道要给农民说什么等状况,县委办、政府办提供了武胜形势宣传资料,县纪委提供了反腐倡廉建设资料,县依法治县办、司法局、综治办提供了法律知识资料,县民生办、民政局等单位提供了惠农政策资料,这为干部走村入户宣讲提供了全面、丰富、准确的内容。“点子活一点、嘴巴甜一点、微笑多一点、手脚勤一点、着装亲民一点”等一些农村工作经验不断被总结出来广泛推广。

多种方式的实战培训,不断提升该县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县纪委案件二室主任王显荣感慨地说:“活动让我体验了农民的生活,了解了农村的实情,经受了锻炼,磨炼了意志。”

不断建立完善干部联系群众的新机制

“希望‘1+N'干部联系群众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在金银坎村工作组离开时,段玉清拉着干部的手,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顺应群众期盼,短暂的走村入户集中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该县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接地气、增才干”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在继续,一些固化成果的新机制在不断建立完善。

华封镇积极总结此次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对全镇干部提出了持续深入开展“走村入户”活动“五个一”新要求,即:每周一次走访,收集群众诉求;每周一次汇总,建立群众诉求台账;每周一次研究,研究解决每周收集到的问题;每周一次办理,对研究后能够立刻解决的问题,落实专人限时办理;每周一次答复,对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落实联系干部对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答复。

武胜县“1+N”干部联系群众走村入户活动座谈会决定,将每年定期开展走村入户活动,推动“1+N”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新闻推荐

加强夏季特殊化妆品市场监管

本报讯(周佩琳武胜记者站陈本刚)近日,武胜县食品药监局街子监管所对辖区内的特殊用途化妆品经营单位集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旨在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特殊用途化妆品经营行为。据了解,此次共...

武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