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里有个“养殖大王”

广安日报 2015-06-23 05:00 大字

□武胜记者站 文伟 闫金强 本报记者 刘夏

“明天早上送50只竹鼠去重庆,下午贵州的客人要来考察……”6月18日下午,武胜县八一乡八一村的“竹鼠王”王建明和他的工人一边清点竹鼠,一边安排工作,忙得不可开交。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王建明养的竹鼠便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笑得合不拢嘴。“看到有成效,干起有劲!”王建明迫不及待地带着记者参观他的“竹鼠基地”,并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

年过半百回乡创业养竹鼠

今年50岁的王建明是武胜县烈面镇人,1995年,他到北京开始从事铁路建设工作。1998年,勤奋好学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技术骨干,并管理工程队。

2013年6月,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承受强度太大的工作,在孩子们的劝说下,王建明回到了烈面场镇的老家休养。

“回来没事做,我闲不住啊!”王建明说,他回到家乡后一直想做点事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左思右想,决定养竹鼠。

“我以前在外面到处跑,吃过竹鼠,肉质很特别,而且我们这边很少人养竹鼠,肯定是有市场的。”2013年8月,王建明从广东引进50多只竹鼠,并在家里腾出一间房建成养殖场,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四处取经刻苦钻研成能手

竹鼠引进来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喂养和防病,对此,王建明没少下工夫。

“以前没搞过养殖,开始什么都不懂,只有四处取经。”王建明说,他不仅买了许多养殖竹鼠的书籍,还时常到广东、广西等地向竹鼠养殖业主学习,逐渐掌握了竹鼠的全套养殖技术。

为了了解更多知识,王建明还自己琢磨,学会了上网。

“现在加了几个QQ群,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里面问,很快就能得到解答。”在王建明的悉心照料下,他引进的第一批竹鼠无一例因病死亡。

2014年年初,这批竹鼠让王建明有了1万多元的纯收入,这就更加坚定了他干事创业的信心。

为了扩大规模,王建明四处寻找合适的养殖基地。在八一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与协调下,2014年6月,王建明将他的养殖基地搬到了八一乡八一村的一栋闲置的村小里。

400只竹鼠、8000只兔子……王建明不断钻研学习,从品种引进到防疫防病,事事亲力亲为,已经成了名符其实的养殖能手,现在他的养殖事业正风生水起。

无私传授带领乡邻共致富

2014年底,竹鼠和兔子的收益就达到了近百万元,这让起初并不看好王建明创业的家人对他刮目相看。

“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我了解农民的处境,所以我有能力了,自然想带动乡邻都能走上致富之路。”王建明说。

在他的养殖基地里,记者看到了数位当地农民,提起王建明,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老王请我们来帮忙,不仅要开工资,还专门从外地请专家来免费给我们培训。”村民陈国玉说,她现在在养殖基地上班,不仅包吃、免费学技术,每月还能拿到2000元的工资,这比在家务农强多了。

而在一旁的杨素芬调侃道:“老王,你就不怕我们学好了技术来抢你生意吗?”

王建明乐呵呵地摆了摆手说:“以后成立了合作社,还要靠你们‘使力\’呢,单靠我一个人怎么能成?”

王建明指着养殖基地前的田地告诉记者,他以后不仅打算要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想将附近撂荒的土地流转过来挖池塘养鱼、栽植果树和风景树,并在树下养殖跑山鸡,再让村民们开农家乐,形成一个整体的度假村,吸引游客来吃来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虽然我人老,但心不老,我还想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王建明满怀激情。

记者感言: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已经迅速兴起,年过半百的王建明不仅主动投身创业热潮,还以创新的思路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他的精神值得学习,他的思路、做法激励了村民积极投身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的热潮中,这对扎实推进广安市全面深化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新闻推荐

“1234”助推法治校园建设

本报讯近年来,武胜县沿口初中在开展“法律进学校”和“依法治校”工作中,通过建立健全“1234”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法治校园建设。“1”即一个目标。该校将建设“法治校园”作为学校发展和建设特色文...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