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怀念与梦一样美

广安日报 2015-06-26 04:59 大字

□蜀东泊客

【作家名片】

冯林,1963年生于四川省武胜县。现为武胜县广播电视台记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武胜县作协秘书长、《龙女湖》文学刊物编辑。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星星诗刊》、《诗人》、《中国诗坛》等全国数十种刊物。著有诗集《伫立风中》,与人合著诗集《三人行》。

二十年前一个星期天下午,我才从乡下回到平日里寄住的校园,同学就告诉有人找过我,是要给我稿费。我当时知道的武胜县诗人有三人,周苍林、冯林和潘兴斌。估计是冯林,可惜没见着。

后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到县城找过冯林几次,可惜也都没见着人。于是写信,信里还有点埋怨的意思,说他是“神秘的诗人”。不久收到回信,冯林谦虚地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诗歌爱好者而已,对我信中所附诗歌则持赏识的态度,说我是县内有希望的几个诗歌创作者之一。他那些话,我现在想起来心里都还感到暖乎乎的。我也因而对诗歌更为痴迷,以至于1994年向《诗刊》投稿后,得以被邀去京参加诗歌改稿会。可惜诗不解饥,路费短缺,于是清醒过来,将那二纸通知(可能担心不去,同一个通知寄来了两次。第一次是开会前一个月左右,后一次在一周左右)锁在箱底至今——我先要为稻粱谋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和冯林书信来往较多。冯林负责编辑武胜县的文学作品集《丰硕园》,将我的诗作收录了几首进去,并寄样书与我。可惜我乃“泊客”,不知什么时候在哪里弄掉了。他有收集诗书画报的嗜好,尤喜创刊号的。我给他寄过一些,包括发表过我大版的小版的豆腐块的甚至还有豆腐丝的垃圾文字的一些地方或行业类报纸。当时寄给冯林,里面自然不乏有点臭美自己的意思。后来我“混得”似乎越来越不济,以至于好多次到武胜时都悄无声息地来去,彼此又无联系方式,大家似乎已相忘于生活。偶有对他们的念想,也止于向身边亲友打探消息而已。包括在武胜安家后好几年时间里,也是如此。

这样直到2009年一个偶然机会,试着上网,进入到一个大型纯文学网站“笑言天涯”里去,从那时起又开始向文学靠近。关于出版“龙女湖文学丛书”的消息,最先也是从网上获得的。

收于丛书中的诗集《伫立风中》,是诗人冯林对那个年轻人几乎全民热爱诗歌写作诗歌时代留下的又一见证。之所以说是“又”,主要是针对他们曾经组织编辑“涟漪”和“旷野风”诗报来说的。当时诗报出来后,不仅让我们本地的诗歌爱好者着迷,而且还吸引了杨然、穆仁许多有名的诗人来投稿。现在上网百度,都还能见到诗报的踪迹。《伫立风中》有的写得激情澎湃,如《重逢》、《江南雨季》、《初夏的献诗》、《季节之爱》等;有的写得爱意盎然,如《爱花的女儿》、《口红的故事》等;有的关注社会民生,如《拾橞的孩子》、《童年》、《腊月的乡村》等。

这些诗歌写作手法多样,从“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款款飘来的红色连衣裙”到“而这还不算最引人注目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我们因此而相遇/那热得快要蹦出来的心”(《重逢》),诗歌一步步推进,到最后才点出来是两颗年轻的心的重逢。《江南的雨季》、《初夏的献诗》等又是肆意渲染和铺排,将心中的感情淋漓尽致地一吐为快。诗人这些直抒胸臆的热辣辣的情诗,对甜蜜爱情的真挚歌吟,很是适宜朗诵。如果用来对心仪的人儿袒露心迹的话,相信是会让每一个青春萌动的异性怦然而心动、心驰而神往的。

冯林的青少年时期居住在武胜县中心镇上。那时,我们这些生在农村的小孩对那些吃商品粮的“街娃”除了羡慕,就是敬而远之,因为他们不会被父母吆喝着干农活,只会成天无聊地到处游荡,不注意还闹点不大不小的事来,属于不折不扣的“小混混”。但我们的诗人冯林沉浸在诗歌之中,一边写作一边编辑诗报,他的身边常常聚集着的是一些诗歌爱好者。每有朋自远方来,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亦说乎,于是以诗记之。这就是若干年后挂在“嘉陵文苑”上被各路文朋诗友津津乐道的《无逸街28号》等诗作。还有《品茗》,也就十四行,不仅写出了茶的类别、等级、本质,还将个人的生活态度融合其中,一股清溪般的“趣味”让人分外喜爱。

近日遇冯林兄,他说他目前喜欢上了写小说,感觉还不错。我手写我心,一个码字的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令人羡慕的。而那些已就或未就的文字,则成了写作这条崎岖小路上的怀念和梦想。

在人生的旅途中,怀念和梦想都是一样的美丽。

新闻推荐

加快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

本报讯(刘雷武胜记者站杨四海)日前,记者从武胜县获悉,该县飞龙镇、街子镇和农业局、工商质监局等44个乡镇及部门被确定为四川省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创建单位,创建数量位居全市前列。为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成...

武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 怀念与梦一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