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胜“111”工程释放巨大能量

广安日报 2015-05-11 21:30 大字

□武胜记者站 杨四海 本报记者 胡苗

日前,记者在武胜县三溪镇观音桥村采访,看到施工队伍正抢抓晴好天气,快速推进旅游大道路面的沥青铺筑。

旅游大道的不断完善,正是武胜全力推进“111”大会战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市“111”工程的“一个大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近年来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总体要求,全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如今已逐步释放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巨大能量。

变换角色鼓起村民们的钱袋子

“刘大姐,搞快回去吃午饭了!”当天中午,该县现代农业“111”工程核心区域的飞龙镇梁家店子村的万亩柠檬基地里,忙活了半天的吴远英呼喊邻家大姐一起下工。“以前给自家种地时,哪里会这么准时就回家煮饭哟。”见记者前来采访,吴远英主动讲起了她现在生活的变化。

吴远英原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随着“111”工程的大力实施,如今她不仅成了坐等收租的“包租婆”,还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工人”。“家里的一亩多土地调型后,流转给业主发展柠檬产业,每年可以收到一千多元的土地流转费。”吴远英告诉记者,平时她还在柠檬基地里打工,每天有几十元收入。

边走边聊间,记者跟随吴远英来到她的家中,看到一栋漂亮的两层小洋房,柏油公路从家门口穿过。“我们这里以前不通公路,走哪里都费力,如今产业道路四通八达,出行方便多了。”说起现在的生活,吴远英难掩内心的激动。据了解,现在吴远英一家人都当上了产业工人,一年有四、五万元的收入,比以前种庄稼轻松而且挣钱多。

完善基础推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村民角色的变换,得益于现代农业产业的兴起。然而,是什么优势引得“凤来栖”?河尔口葡萄庄园的业主余翔坦言,当初他决意来此投资发展葡萄产业,正是被这里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所吸引。

“产业要发展,基础设施必须先行,随着‘111’工程的推进,这里的道路、水利提灌等设施都建设得相当到位。”在余翔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葡萄庄园。据了解,该葡萄庄园占地150余亩,栽种的是苗龄在十年以上的优质高端葡萄品种,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呵护,目前庄园已基本成型。“今年,葡萄即将进入丰产期,预计亩产值可达一万元以上。”

据了解,在大力实施“111”工程中,武胜县坚持“六个统筹”,推进“五项创新”,已建成景观大道、内外环线道路95公里,其中油化40公里;新建健康绿道20公里、机耕便民路70公里、停车场12个、公交站点5个,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蓬勃兴旺。截至目前,“111”工程区域内已建成柑橘基地2万亩、蔬菜基地1.5万亩、花木基地5000亩、粮经复合基地2万亩,新发展规模养殖场(小区)22个。

农旅结合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骄阳下,橙海阳光景区,甜橙树枝繁叶茂,绿浪随风翻滚,白墙灰瓦的农家小楼点缀其中……虽然不是周末,但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的甜橙新村、张家院子等景点的停车场依然停靠着许多车辆。此时,“口口香”农家乐老板易东平正忙前忙后地招待游客,“如今,我们不仅住进了新村,还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武胜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按照“生产体验区、生态观光区、生活保障区、人文创意区配套布局,洁化、绿化、美化、亮化整体推动,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四态合一”的发展理念,已经形成了“一城一镇多新村”的镇村建设体系、“三园一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和“两环一横三中心”的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完成了一批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如今,在“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理念的引领下,该示范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陆续建成了花样年华、橙海阳光、四季花海、丝情画意、开心农场、金色大地六大景区,引得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从而带动群众普遍增收。

新闻推荐

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本报讯(武胜记者站文伟)今年以来,武胜县坚持“早开工、早建设、早完成”的理念,全力加快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确保住房困难群众早日住上安全舒适的新居。近日,记者在位于武胜中学东侧的学府佳苑公租房的...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