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时代的“谏官”

广安日报 2015-05-31 05:05 大字

□蜀东泊客

【作家名片】

高其友,四川武胜人。退休前在武胜县文化馆任职。曾任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广安市作家协会顾问、武胜县作家协会主席。1973年开始发表小说,曾获文化部“群星奖”等,荣膺广安市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著有杂文集《亮出正义的旗帜》。

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狂热、痴迷的诗歌爱好者,因为身在教室,阅读面窄,所以本地报纸成了渴望能生根发芽发表作品的土壤。这报纸就是《武胜文艺》,以及后来的《旷野风》诗报。在欣喜地读着、懵懂地写着之际,对编辑出版《武胜文艺》的武胜县文化馆便有了一种不能抑制的寻访的冲动。终于揪住一个机会前往,认识了主编刊物的高其友老师。也通过他,开始结识业余时间里爱好从事创作的文友。高其友作为文学辅导干部、创办主任和作协主席,在文集《亮出正义的旗帜》中开宗明义说,“为避免说教流于苍白,在认真说给他人的同时,也严肃地写给自己”。

多年来,高其友引领着武胜县的文学创作不断向前迈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他不仅培养出了一批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散文选刊》等国家级和省级重要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者,而且本人也长期坚持小说、杂文、赋文等各种体裁的创作,还收获颇丰。上世纪七十年代《四川日报》文艺副刊头条发表他的小说《插秧记》时,内容几乎占了一个整版,而小说题目旁边所署的作者“高其友”三个字,竟有人拇指般大小!四川主流报刊对一个普通作者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进入新世纪后,他的中篇小说又登上了四川省作协的纯文学刊物——《四川文学》卷首。另外,他创作的小品《天若有情》获得文化部“群星奖”等多个奖项。因为这些成绩,高其友被评为了武胜县“中青年拔尖人才”、广安市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四川省“优秀文学工作组织者”等。还曾连续三届被推选为广安市党代会代表。《亮出正义的旗帜》即系高其友多年来所写杂文的首次结集出版。

从《程夫人闹朝的启示》、《有感于“这乡不当那乡当”》、《金山难养腐败官》、《亮出正义的旗帜》等文章可以看出,高其友虽是身居文化馆这样一个“边缘化”地带的政府官员,但读者能体会到,他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比较敏锐的世事洞察力,在日常生活中爱憎分明,在严肃写作中激浊扬清。这种有针对性的有感而发,反映出的是一个“铁肩担道义”的作家应具备的思想文化道德品质。就像范文正公《岳阳楼记》“居庙堂之上则忧江湖之远”、“先天下之忧而忧”一样,应为世人所铭记之。

《从雷锋的个人精神谈起》、《用健康心态抗击非典》、《农民怎么了》、《休拿陈腐当时髦》等,在关注社情民意及重大事件中找到写作的切入点,以各种行为准则和人心公道为标尺度量社会,鞭挞不良风气,纠偏不正之风,从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叫人反省,促人警醒。

《我变了》一文,高其友通过对家乡人深夜来访而坚拒其所请之后,终究为人忠厚,第二天又亲自到医院了解情况,在得知前一晚上情况属实且病人已因无治而撒手远去之际,感到犹如“晴天霹雳,震得我两腿发颤,心像针刺般疼痛”。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也是因为反省而看出“自己的小”来。这些回忆性文字,同样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为人处世的细致周到和善良心地,也更使人感知到作者反躬自省的人格魅力。

书中还收录有部分赋体等篇章,如《刨汤赋》、《万榕工程碑记》等。前者是献给杀年猪迎春节传统喜庆节日的美文,后者“古往今来,智者治水,仁者种树”,功德无量,已被武胜县人民政府立碑以记之。应该说,这些都是高其友文字功底深厚、作文态度严谨,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有力佐证。

新闻推荐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武胜

俯瞰武胜县城。建成后的迎宾大道C段。弘武盛宴牌坊。宽带进乡村有序推进。阿里巴巴武胜特色馆。中滩滨河湿地公园一角。自行车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绿色出行。县城健康绿道。白坪乡新建的红岩文化广...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 时代的“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