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胜板桥苏联专家楼 见证川中石油大会战

四川日报 2014-03-28 13:46 大字

□胡佐斌 本报记者 朱雪黎

广安市武胜县金光乡板桥村,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苏联专家楼”,因上世纪50年代为苏联专家修建而得名。这幢建筑见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川中石油大会战,据称,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将“会战”一词用到石油领域也源于此。

大军挺进“苏联专家楼”应运而生

“板桥村成为金光乡的场镇所在地,正是源起上世纪50年代的这场川中石油大会战。”站在一幢由8间平房相连,形似一排窑洞的“苏联专家楼”前,板桥村主任邓志文介绍说。

新中国成立后,为摘掉“贫油”的帽子,全国掀起热火朝天的“找油”行动。1954年第五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提出,四川盆地应以石油勘探为主要目的,同时探明天然气储量。石油部编制第二个五年石油勘探规划时,就把川中作为重点勘探地。

邓志文记得,1956年下半年,年仅11岁的他看见很多辆车载着各种设备和外地人来到板桥。随后他从长辈口中得知,板桥成立了石油大队。不到一年时间,苏联专家楼、大队指挥部办公楼以及干部宿舍等基本建成。

顺着邓志文的指引,记者看到,原板桥石油大队驻地,如今已被石油管理部门租给业主办起了养鸡场,当年的建筑只剩下这座并非现代楼房概念的“苏联专家楼”。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苏联专家楼”成功申报为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举国欢腾“女2井”率先喷油

板桥村邓全书老人,曾是石油大队的一名警卫员。他回忆,1957年底,外国专家入住专家楼。“当时,苏联专家有4名,罗马尼亚专家3名,其中还有1名女专家。”

专家入驻3个多月后,板桥石油大队就为全国人民奉献了惊喜:1958年3月10日,武胜龙女寺构造女2井(简称女2井)率先喷油,间隙放喷3天,共喷出原油55.81吨,成为川中历史上第一口喷油井。

“钻深还不到1200米,当时油管都没放,石油就从井里冒出来,足足喷了20多米高。”邓全书告诉记者,女2井位于现在的金光乡石坪村境内,距板桥石油大队指挥部约4公里。几天后,蓬莱构造蓬1井(简称蓬1井)和南充构造充3井(简称充3井)也相继喷出工业性油流。

1个月后,全国石油工业现场会在南充召开,石油部决定打响川中石油大会战,在南充、龙女寺、蓬莱3个构造上确定20口关键井,力争拿下3个油田。

石油“躲猫猫”外国专家遗憾而去

就在大家满心欢喜,探讨四川发现“第二个克拉玛依”时,戏剧性的转折发生了。“女2井从冒油起,就开始采油了,最多时,一天要采200多吨。”邓全书回忆说,但由于当时并不具备充足的采油条件,苏联专家建议封井。为此,苏联专家与罗马尼亚专家还发生过激烈争执。苏联专家认为,一没有输油管线,二没有囤油池,不宜开采,而且油放多了损失庄稼,白白流走也十分浪费;而罗马尼亚专家则认为,如果封井,可能会把地层胀裂,石油可能漏向其他地方。最终,石油大队还是按照苏联专家的建议把井封了。

事实证明,罗马尼亚专家的判断是正确的。邓全书说,女2井封井后不久,罗马尼亚专家发现气压下降,便叫人打开阀门,只听得长嘘一阵后,气压一下子没了。经检测,地下没油了,“他们叫来采油队试采,仍没有。”

后来,专家们又在距女2井旁边100米的地方再打了一口井,钻到同样深的地层,但还是没得油。充3井和蓬1井也出现类似情况。

1958年7月底,专家们带着遗憾离开板桥,专家楼也由此改作他用。

从1958年底到1959年3月,时任石油部副部长的康世恩带队到川中进行调查,证实川中油藏属于裂缝性油藏。

1959年3月,石油工业部在南充召开地质勘探油气田建设会议,结束第一次川中大会战。

新闻推荐

近日武胜县人大机关干部来到武胜中学开展一对一捐资助

近日,武胜县人大机关干部来到武胜中学,开展“一对一”捐资助学活动,为十七名贫困学生发放首批助学款一万零伍佰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图为县人大机关同志与受助学生交流。蒋平摄...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