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近千名楼院党员居住地服务群众发“余热”

四川日报 2013-03-22 16:30 大字

3月13日下午五点,家住武胜县城人民北路2号的退休党员教师王明来到小区后院,等待着同住在这个小区的几名小学生放学,辅导他们做功课。两年前加入楼院党小组,退休教师王明就义务担当起了小区学龄孩子的辅导员。

王明的义务服务在当地不是个例。如今,武胜县以小区、街道为单位,把居住在同一小区或街道、但组织关系在不同支部的近1000名党员集中起来,建立了112个楼院党小组。在8小时工作之外,这些党员在居住地继续发“余热”。

□彭勇 文伟 本报记者 陈君

发挥专长服务群众

“得了病,我们不是找上门去就是电话咨询,肖医生都很热情,他还经常到小区几个老病号家里串门儿,教了我们很多健康知识。”3月13日,记者走进武胜县康发小区,一提起楼院党员肖谦,坐在院坝里拉家常的居民不约而同地称赞起来。“要不是肖医生及时建议送医院治疗,我这条老命可能早就没了。”63岁的小区居民张光明说,去年一个晚上,他突发心绞痛,肖谦上门检查后,当即建议送医院治疗,“医院医生说要是再晚点送就有生命危险了。”张光明说。

住在小区的党员教师义务辅导学生,党员医生为患者义诊,党员民警肩负起治安义务巡逻……如今的武胜县,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大家居住的社区、小区上演,住在同一小区和街道的党员们利用特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关怀带给该小区和街道的居民。统计显示,自从开展党员到社区报道活动以来,该县楼院党小组党员处理突发事件20余起,调解矛盾纠纷300余件,为群众办实事、好事950余件,结对帮扶留守学生100余名,为贫困群众争取和提供关爱资金1万余元。

“双通道”考评鼓励先进

家住明珠广场小区的党员赵军承是一名下岗待业青年,因熟悉计算机应用和维修,主动到楼院党小组报道后的他,经常为小区居民维修电脑、普及计算机知识,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经楼院党小组推荐、社区考核,今年春节后,赵军承被安排为镇上的临时工,专门负责社区远程教育的相关工作。

从一名待业人员到镇上临时工,赵军承能够得到社会和党组织的认可,源于一套健全的楼院党员考评奖励“双通道”机制。

武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承林介绍,该县采取“日常监督、季度测评、年终评议”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评价楼院党小组和楼院党员。“武胜县正积极探索建立楼院党小组考评和楼院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双通道\’考评党员模式,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杨承林说,武胜县结合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还建立了楼院党小组定期向党支部通报制度,将楼院党小组考评结果向楼院党员所在的单位或社区党组织进行反馈,作为党员晋级晋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思想消极、工作怠慢、群众意见大的楼院党员,责成其所在单位党组织配合楼院党小组进行帮教提高。

新闻推荐

10年“大班额”问题怎么破?人大代表力促项目“提速增效”

武胜县人大通过开展创建“五讲”机关活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的解决,是武胜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也是武胜县以创建“五讲”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为抓手,依法履...

武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