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进校园 传统文化润童心 广安区厚街小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纪实

广安日报 2021-01-24 00:57 大字

特聘教师杨昌菊指导孩子们开展川剧形体训练。

将川剧动作和现代体操融为一体的川剧操。

□广安记者站 周娟 廖小兵 本报记者 尹姮 文/图

在广安区城北厚街,有一所历经九十年风雨历程的学校——广安区厚街小学校。走进校园,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艺气息顿时扑面而来,明亮的教室里天真可爱的孩童认真学习,在这里岁月的印记与现代化教学相得益彰。当独具川剧特色的课间铃声响起,端坐在教室内的孩子们便一涌而出,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自由玩耍,享受着快乐时光。

校园之美,美在特色。近年来,该校在促进每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川剧传习”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加强川剧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该校也先后被确定为广安区川剧传习普及基地、广安市优秀川剧表演艺术团、广安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中小学传习普及基地、四川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

落地让川剧文化融入校园

漫步在曲转悠回的校园长廊,一面面图文并茂的川剧宣传栏映入眼前,通俗易懂的川剧名人故事,生动精致的脸谱剪纸与绘画作品,无不体现出师生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在该校校长雷雪松的带领下,记者感受着浓浓的川剧文化氛围。

“早年,我们学校与广安区川剧团仅一墙之隔,梨园戏韵浸润了师生数十载,耳濡目染中也种下了川剧的种子。”说起与川剧结缘,雷雪松道出了其中缘由。为此,该校从2011年开始着手构思将川剧文化引入校园、引进课堂,将川剧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育之中。

“川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学校将川剧作为特色教育进行打造,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川剧艺术的魅力,又能使传统戏曲文化得到弘扬与传承。”雷雪松告诉记者,该校依托省文联、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看演出、听讲座、现场学……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川剧有了“亲密接触”,也进一步推动了本校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

川剧这一传统文化以何种形式扎根校园,又将如何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艺素养呢?2015年1月起,在广安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学校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多次座谈和调研,并前往具有“川剧之乡”美誉的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的驿都实验学校学习考察。经过反复论证,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探索路径。当年4月,厚街小学校被确立为广安区川剧传习普及基地,组织开设川剧特色课程,把继承弘扬本土川剧传统文化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生根让川剧文化走进课堂

“一、二、三、四、五……”2020年12月29日下午,在厚街小学校的操场上,川剧操的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在领操员的带领下,和着欢快的戏曲韵律舞动身姿,将川剧的“手、眼、身、法、步”一一展示,自然流畅的动作和自信阳光的神情浑然一体,赢得阵阵掌声。

据悉,这套川剧操是厚街小学校在推进川剧艺术教育中自主创编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运动完美结合的体操动作融入孩子们的大课间活动中,是戏曲文化传播的绝佳创意,为培养更多的川剧艺术爱好者和受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起初,考虑到将传统川剧文化纳入常规教学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有难度,我们才决定把川剧的一些简单动作与广播体操相融合,这样既能让孩子们的身体得到锻炼,也能在无形中让他们了解川剧文化。”该校负责川剧文化传习活动的教师童娜介绍,目前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会跳川剧操。

为进一步弘扬和推动川剧文化,学校还为学生统一印制了川剧校本教材,将川剧课程纳入音乐、美术等教学计划中,坚定传承国粹经典的决心。同时,校园广播系统每天定时播放优秀川剧曲目,鼓励并带动学生学唱川剧曲目,学习川剧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知识面和艺术鉴赏能力。

此外,该校还多渠道争取川剧传承专项经费,为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用专项经费建设了川剧传习阵地,布置了川剧民乐室、川剧剪纸室、川剧绘画室等活动场地,逐步配齐川剧特色教育所需的音频视频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乐器、表演服装等。

硬件基础有了保障,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2017年起,学校组织该校艺体教师多次赴外地参与戏曲培训,系统学习川剧基本知识、川剧分解技巧等。此外,该校还申报的《小学川剧特色文化研究》《合力推进川剧优秀文化在小学传习与发展的研究》等课题,使川剧文化研究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我们用环境育人、文化润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热爱家乡,受到本土文化美的熏陶,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让师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雷雪松说。

发芽让川剧文化成为校园品牌

“手和脚的动作是咱们学习川剧基本功的基础,要做到‘指有指法’‘站有站相’。”“手轻轻发力,注意神态,你看,像老师这样……”1月15日下午,在厚街小学校教学楼前,该校川剧表演班的特聘教师杨昌菊正认真指导孩子们开展形体训练。

今年78岁的杨昌菊是原广安区川剧团的退休职工,从业38年的她参过大大小小的演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川剧老艺人。2015年,受学校之邀,她和原川剧团内的几名同事,每周来给学生上川剧兴趣课。

“能来教孩子们是我的荣幸,这是传承和推广川剧的最好方式。”杨昌菊说,“这些娃娃大多是零基础,日常训练着重基本功,经过长期的练习,孩子们的各项技能有了明显提高,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五年级学生陈彦灵算得上是杨昌菊的“得意门生”,2018年10月,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第四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汇)演上,她和同学们表演的川剧《金山寺》获得全省二等奖,陈彦灵也凭借女主角“白蛇”一角,受到评委和观众肯定。

“刚开始学川剧的时候,我只觉得好玩,加上自己本身也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就报名兴趣班。”陈彦灵说,现在川剧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希望能将这项传统艺术坚持学下去。

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的培养和训练,是该校推动川剧文化走出校园、走向大舞台的有力举措。为此,学校成立了川剧表演班、川剧绘画班、川剧剪纸班等特色社团,经过自主报名、筛选,在全校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中培养了一批川剧“小戏迷”。在聘请川剧专业老师授课的同时,该校川剧传习活动还得到了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川剧院的大力支持,每年都派多位名家到校指导学生的节目编排。通过抓好川剧特色社团建设,学生的川剧艺术表演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人人有舞台,个个有才艺。只有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登台表演,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川剧的内生动力。”雷雪松告诉记者,该校积极依托传统川剧节目打造特色品牌,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编排的《川剧童韵》《水漫金山》《碧波红莲》《金山寺》《战金山》等节目,在省市展演中屡屡获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新闻推荐

“2021·文明靓丽迎新春”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2021年春节临近,为共同营造清爽、靓丽、安全、文明的城市环境,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广安市城管执法局向...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