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让风景变“钱”景

广安日报 2020-05-06 00:36 大字

会龙村一角。

□前锋记者站 刘华 本报记者 陈玲 刘婧/文 刘秦君/图

名片

会龙村位于前锋区代市镇西部,距离代市场镇3.5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以浅丘地貌为主,耕地面积1256.8亩。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的目标,将村级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村风村貌整治等融入脱贫攻坚重点工作。2018年,该村被评为全省“四好村”。2019年,该村党支部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党组织。

现场故事: 产业管护忙 群众齐增收

“天气好,上班了!”近日,天刚亮,会龙村村民方金莲的家门就被敲响了,那是邻居邀她一起上班。

戴好口罩、草帽,穿好工作服,方金莲“全副武装”后便和邻居一起来到村里的桃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不一会儿,占地800亩的桃园里就热闹了起来,30多名村民熟练地进行除虫、除草等管护工作。

看着长势喜人的桃子,方金莲管护时更加小心翼翼,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今年的丰收。

“今年,桃园由村集体经营,收入全部归入村集体所有,我们老百姓也能分得红利!”方金莲说,去年,靠着在桃园务工,她有了1万多元的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现在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她有了更多的盼头。

不仅是方金莲,随着村里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产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去年12月起,每天都有几十名工人在桃园和柠檬园里务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村民们也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有序管护桃树和柠檬树。”会龙村党支部书记贺世芬说,2014年起,该村就注重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业主”的方式,打造了400亩柠檬园和800亩桃园,开发了桃园悦野生态公园乡村旅游项目,开设山地赛车、休闲垂钓、农家品茗等10余个主题游乐项目,举办了桃花节,打响了会龙村乡村旅游的名气。

如今,桃园悦野生态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优选地。依托这些产业,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

“现在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村民陶友菊嗅到了商机,她将自家房屋的一楼改成农家乐,每到周末生意非常火爆。

更有村民另辟蹊径,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叶明清是会龙村最早报名申请修建新房的村民之一。新房建成后,他长期在外打工,房子一直空着。后来,他将新房以每年两万元的价格租给村集体,村集体又将房子打造成乡村旅舍进行出租,一举两得。

“现在好多常年在外务工的人都回到村里了,舍不得离开这个越来越美的新农村。”村民蒋小莉深有感触地说,生活在会龙村,让她觉得很满足。

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近年来,会龙村对全村的村级道路、便民路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整合农业、水务、交通、国土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打捆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由“单打独斗”向“协同配套”迈进,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路修好了,会龙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将产业作为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大力发展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特色效益农业。建立完善“土地入股+集体发展资金入股+专项资金”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标准化柠檬、蔬菜产业45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户土地入股+合作社管护+收益分红”的方式运作,打造亦农亦景特色桃园产业800亩。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发展思路,引进广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充分挖掘文化元素、观光休闲元素,规划建设以桃园观光和越野赛车为主题的“桃园悦野”乡村旅游项目,完成桃园观光、餐饮基地、垂钓基地、露营基地等配套工程,增加村集体收入,解决群众就业问题。

扶贫先扶智。会龙村还大力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并根据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遵循群众就业愿望,结合现代农业基地和前锋区工业园区用工需求,分类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轻纺加工技能培训,帮助村民就近就业。

目前,会龙村已成功获评省级文化示范村,桃园悦野生态公园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省级示范农庄。

记者感言:

脱贫攻坚工作做得实不实、效果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在会龙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会龙村因地制宜找准了发展之路,让村民住上好房子、鼓了钱袋子,产业兴旺、村美人和。通过村民溢于言表的喜悦,可以证明会龙村的发展之路值得借鉴。希望会龙村能管护好现有的产业,让村民持续稳定地增收。

新闻推荐

广安市民热议

联兴行冻品批发负责人叶德家:“今年冷链班列首次运营,这对我们冻品经营业主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去年借助班列,我们进购了一批质...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