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这些疾病你小心了吗?

贵港日报 2019-11-21 11:25 大字

8日,我国迎来“立冬”节气。根据数据记载,这通常是一年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最容易出现“断崖式”气温暴跌的一个时段。立冬时节也是易感人群的“危机时刻”,老人、儿童、体弱者应提早做好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测。

气温偏高,“双11”将迎冷暖起伏

8日一早,家住长春的李仁国老人照例在公园晨练,一套太极剑下来微微出汗。“感觉今年似乎要比往年暖和,到现在我还没开始戴帽子、手套呢。”

家住昆明的李阿娟也有同感。“最近几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还能穿短袖,感觉今年新买的羽绒服可能要穿不上了。”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冬天全国大部分地方气温接近常年甚至偏高。

“气温偏高,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常年同期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叶殿秀说,预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扩散条件总体偏差,长江中下游地区扩散条件好于京津冀以及汾渭平原。

“中东部地区需防范雾、霾天气对健康的影响。11月,中东部地区已进入雾、霾天气多发季节。大家需防范因空气污染物增多,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巡视员李明媚说。

气象部门预测,虽然今冬气温接近常年甚至偏高,但冷暖起伏依然不容小视。

据李明媚介绍,11日开始将有一次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长江及其以北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将下降6~10℃,局部超过12℃。西北地区、华北北部及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及西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

天气渐冷,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最易“受伤”

“11月是寒潮次数最多月,随着冬季取暖期开始,公众还需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李明媚说。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期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据医院急诊科主任马青变介绍,冬季急诊科的病人数量远远高于夏季,且危重病人数量大幅增加。“平时医院每天急诊量在600人次左右,冬季在850人次左右。尤其是急诊内科患者人数明显增加,老年人慢性病多发,急症患者很多。”马青变说。

马青变介绍,立冬以后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最明显,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流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此外,随着每年1月份前后流感高发,发热门诊也会迎来就诊高峰。

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也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振鹏介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心脏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的感染甚至是第一诱因。随着气温降低,人体外周血管比平时明显收缩,也能直接导致人体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担比平时加重,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症状加重,应时刻加以注意。

打疫苗、测血压,专家为重点人群过冬支招

专家提醒,立冬时节,老人、孕妇、幼儿等重点人群对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尤须提高警惕。

张振鹏建议,进入立冬时节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关注血压变化。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疼,严重头晕等症状后,应立即就医。“一些轻微的疾病变化出现时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症状,建议高血压患者至少在早上起床后量一次血压,密切关注数据变化。”

吉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张维杰建议,冬季是流感高发期,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咳嗽等。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属于优先接种疫苗人群。此外,张维杰提醒,生病后不可随意乱用抗生素,以免产生细菌耐药的严重后果,一旦发生严重感染甚至有无药可用的风险。

专家提醒,在冬季,肺炎对重点人群是一大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据介绍,在肺炎死亡人群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92.5%,因此,专家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应及时接种肺炎疫苗。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从2018年起,已对65岁以上市户籍老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

此外,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阳气收敛,不应过度劳作。专家建议在秋冬季节不要过度劳累、熬夜、透支身体,但依然要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人体可以保持兴奋状态,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但在此时节锻炼不宜太激烈,健身操、太极拳或跳舞、打球等运动均是立冬锻炼的不错选择。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广安民风民俗》征稿启事

为反映广安改革开放以来的百姓生活,留存不同时期的广安印象,体悟现实生活带给人们的真实感受,展示广安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