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祖国,造福万代”

广安日报 2019-03-28 01:01 大字

□林震 冯天

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收藏着作家马识途先生撰写的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这副作于1983年的对联中提到的“治水秀山”,可以说是对邓小平当时推动的义务植树、治理水患等壮举的高度概括,也是邓小平生态治理思想的生动体现。

森林是陆地重要的生态系统。在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提议下,1979年2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并确定每年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1981年9月,针对四川、陕西等省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邓小平找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谈话,指出“最近发生的洪灾问题涉及林业,涉及木材的过量采伐”,“是否可以规定每年每人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种包活,多种者受奖……”在邓小平的倡议下,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决议》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是治理山河,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1982年2月27日,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其特有的公益性、全民性、义务性、法定性在中华大地蓬勃开展。1982年3月12日,邓小平率先垂范,带领家人,在京西玉泉山种下了中国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当年11月,他为全军植树造林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会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991年3月4日,他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十周年再次挥毫题词:“绿化祖国,造福万代。”1992年春天,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深圳期间,在仙湖公园与家人种下了一株高山榕。

生态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信心。邓小平不仅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而且强调政策的持续性,要求林业建设要保证质量、持之以恒。1982年7月14日,邓小平在林业部《关于飞机播种造林情况和设想的报告》上批示:“每年四千万元,为数不大。完全纳入国家计划,地方做好规划和地面工作,保证质量。这个方针,坚持二十年,可能得到较大实效。”同年12月26日,他在林业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情况报告上批示:“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1983年植树节,邓小平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植树时指出:“全国种树,主要是提高质量,提高成活率。栽的多,活的也要多。”他还对一起劳动的中直机关干部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30多年来,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效。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经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绿化祖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闻推荐

增强提案办理活力 提升提案工作实效

(王静)3月1日,广安市提案办理培训工作会议召开。全市70多家提案承办单位办公室主任和经办人员等130余人参加培训。近年来,广...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