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春晚舞台 打造连响品牌

广安日报 2019-02-05 03:43 大字

□本报记者 王林

2月4日晚,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歌舞节目《点赞新时代》以歌颂新时代为主题、激励人们奋发新作为。节目中,广安市前锋区宕渠舞蹈队展现的双竹连响舞,以宏伟的气势、动人的舞姿,将这项广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

宕渠双竹连响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背后,凝聚着所有舞蹈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心血,赴京排练20天,舞蹈演员们不怕苦、不怕累,他们觉得,把宕渠双竹连响舞跳上春晚舞台,不仅是一种荣耀,更肩负着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责任。借力央视春晚舞台,宕渠双竹连响未来的路“更宽、更长、更好走”。

舞蹈演员:

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有关荣耀与责任

2月5日零时42分,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落幕,宕渠舞蹈队队员米晓跟随队伍,走出央视大楼。她掏出手机,看到远在广安的父亲给她发来信息:“女儿,你真棒,在舞台上表现得很好。”

22岁的米晓,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参与央视春晚节目《点赞新时代》的排练,大年三十,已经是她到北京的第20天了。这是她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想家,但又回不了家。

12月22日,米晓接到通知,她所在的前锋区宕渠舞蹈队将赴京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第一轮彩排。“这个日子很特殊,因为12月23日,我刚好参加研究生考试。”米晓说,第二天,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考得还不错,对于她来说,如果能上春晚,又能考上研究生,那肯定是“双喜临门”。

日常排练中,队员们都十分刻苦,早出晚归是常态。舞蹈队中,29岁的周卓林是一位刚满周岁孩子的妈妈。离家千里,难免会想念孩子。“晚上排练完回到酒店,就开视频哄哄她。”周卓林说,她一定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在舞台上,等孩子长大后,会以母亲上春晚这段经历为傲。

队员何盟娇不仅是文化馆的舞蹈干部,还是宕渠双竹连响的传承人之一。宕渠双竹连响历经数千年演变和传承,如今,这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到了何盟娇这里。

何盟娇深知,能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对于连响的普及和发扬意义重大。她觉得,一方面,节目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是一种荣耀;另一方面,对于所有舞蹈队员来说,更是一种责任。责任在于,既要呈现高质量的舞蹈节目,更要展现小平家乡人民勤劳、朴实、坚强的精神面貌。

借势借力:

展现广安新形象

扩大连响影响力

众所周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受关注、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综艺性晚会。能够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对于一个地方文化传播、文化品牌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前锋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易林介绍,前锋区委区政府对于宕渠双竹连响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极为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为舞蹈队员全力做好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并根据宕渠双竹连响文化艺术特色,为舞蹈队员订制服装、道具,力求展现宕渠双竹连响的文化精髓。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雪春介绍,宕渠双竹连响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是对这一非遗项目的肯定。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打造广安本土文化品牌,就此次宕渠双竹连响上春晚,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全力做好协调衔接工作,相关机构、部门负责人多次到场慰问关心舞蹈队员。

李雪春表示,宕渠双竹连响极具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是古老的巴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歌舞美妙,更是一种健身运动,是巴蜀大地喜庆节日的重要表现手段,已成为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雪春说,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将积极支持宕渠双竹连响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方面,鼓励传承人认真整理、广收门徒、传承技艺,组织队伍走出广安、走出四川、走出国门,打造广安文化品牌;另一方面,让宕渠双竹连响进校园、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一步推广普及,顺应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新闻推荐

养母与养女分离 法律援助终团圆

本报讯近日,在广安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援助下,熊某成功与养女团圆。2004年5月,熊某抱养唐某和伍某之女,并于2009年在广安区民政...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