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承包地办“身份证” 让土地变“活资产”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本报记者 卢琴
近日,记者在广安区彭家乡白阳村农家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伴闲田园山庄看到,该山庄的二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2015年9月,广安兴泰农业公司总经理段前进在白阳村集中流转土地650亩,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租期长达30年。目前,已建成集葡萄、桃子、蔬菜、花卉种植及垂钓、游玩、餐饮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广安区农业部门也为段前进颁发了土地经营权证书。
去年4月初,段前进准备启动伴闲田园山庄二期扩建,但资金上尚有缺口。他利用手中的土地经营权证书,在银行贷款2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给承包的土地办“身份证”,让土地变成“活资产”,是广安区探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中的一环。
如今,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逐渐凸显,农村土地撂荒弃耕现象尤为突出,急需新的经营主体来弥补不足。此外,小块分散土地经营也导致了农民经营性增收空间狭小,问题倒逼改革,进一步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势在必行。
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加快,广安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中、省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广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按照政策规定,在土地确权颁证过程中,农民不用承担任何费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给农户承包的土地,重新丈量面积。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2015年,大龙乡突击村村民获得了广安市首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在这张证书上,每户家庭有多少口人、承包了几块地、每块地有多大、是什么形状、相邻四周是谁,都记录得非常清楚,这是由于在制作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时,利用了卫星图片、遥感、航拍等技术,所以更精确。
“以前,用丈杆来测量土地面积,不是很准确,现在通过仪器测量就更精确了。比如我承包的那块地,以前测出来的面积是4.4亩,现在测出来的面积是4.91亩。”突击村村民龙文长认为,土地确权让他增加了不少收益。
承包土地的业主也不觉得吃亏,因为土地确权有据可依,小块的土地可以整理变大,实行规模化种植。“现在,我们把小块的田地改成大块,还不用顾及边界了。”业主彭昌恒说。
土地确权之后,相当于把土地承包权变成了农民的存折,装到“挎包”里,变成“活资产”。想进城的农户,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进行合理开发,以土地换收入、换股权;想种地的农户,可以用土地抵押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加快了,少数村民可以种更多的地,实行农场化经营,还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使得土地撂荒现象减少、耕地面积增加。
农村综合改革,不仅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为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广安区记者站张国盛)10月18日,记者在广安区官盛新区看到,骨架道路平坦宽阔,整齐的行道树迎风摇曳;标准厂房内,入驻企业开...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