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环卫” 提升城市“颜值”
□前锋记者站 刘华 见习记者 贺樊丽 本报记者 陈玲
每天凌晨5时许,前锋区城管环卫所环卫工人就分别开着雾化车、洒水车、干扫车,在前锋城区弘前大道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不到上午8点,环卫工人们就完成了城区街道清扫工作。
而在去年,环卫工人还需要靠着一把扫帚、一个撮箕、一辆手推车,步行完成城区的清扫任务,他们每天凌晨4点左右便要开始工作,最终效果却并不理想。
因为传统的环卫作业方式,前锋区的卫生环境排名在全市曾一度靠后。而今年,自市双复办5月30日开展环境卫生检查评比以来,前锋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住宅小区的环境卫生检查评比结果,已连续6次在全市排名第一。前锋区环卫工作是如何转变方式,不断提升前锋“颜值”的呢?
智能化
机械作业信息化、日常管理智慧化
10月16日,在前锋城区内,高压冲洗车、护栏清洗车等各种新型环卫作业车辆正有条不紊地穿梭在大街小巷,车辆过后,留下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
与此同时,环卫工作人员在办公室轻点鼠标:25台清扫、清洗车辆的作业过程、作业地点以及环卫人员的工作状况,便一目了然;足不出户就能统计每天的垃圾收集数量,实时调度清扫保洁工作……这是前锋区环卫系统日常运作的真实写照。
去年底,前锋区城管环卫所与前锋区能投光大环卫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光大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引进了全省第一个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自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光大公司首期投入4300万元,用于建立环卫一体化的道路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环卫作业方式,让前锋城区“颜值”逐渐提升。
“以前是环卫工人拿着扫帚在大路上清扫,现在都是开车作业了,而且清扫效率更高、更安全了。”光大公司运营主管王伟说,几台专业设备协同作业,可以一次性彻底清扫垃圾,提高清扫效率。待清扫完毕后,所有的垃圾再通过自压式垃圾车压缩装车后,再直接运往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统一处理,避免了二次污染。
从垃圾清扫到清运的整个过程,都是机械操作,环卫工人只需在清扫完成后继续进行保洁工作。
不久前,光大公司研发的环卫智慧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这也是广安首个环卫智慧云平台。该平台依靠定位和视频传输系统,可对各个点位的环卫设备和人员进行管理,从巡回人员发现问题、反馈到云平台,再到调配环卫工人进行管理只需要10分钟。
一体化
城乡生活垃圾实行统一收集运输
“现在,我们这里跟城区一样,专门有人上门收垃圾,太省心了,环境越来越好了。”10月16日早上6点,代市镇会龙村村民陶友菊在家门口看到附近的垃圾袋得到及时清运心情大好。被清走的垃圾不再进行二次中转,被直接运往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统一处理。
“村收集、街进站、区转运”。今年以来,前锋区城管环卫所率先在全市实行城乡生活垃圾“全覆盖”统一收集运输,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由环卫“一车”收集运输。不仅如此,前锋区积极贯彻市委要求,对城市管理进行提档升级。
近段时间,前锋区城管环卫所与光大公司一起,对全区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在主干道两侧、人口集中区域、经济开发区设计了120个垃圾桶点位。到今年底,将在这120个点位上安装能够容纳5吨垃圾的地下深埋垃圾桶,取代容量小、不美观、容易滋生异味的垃圾池。这种深埋垃圾桶,封闭严密,配备了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自动监控每个环保深埋垃圾桶的情况,一旦桶内装满了垃圾,动力感应装置就会自动发送信息到云平台,通知工作人员及时清运,减少车辆“空载”次数,提高效率。届时,前锋区城乡所有垃圾将通过机械化的方式进行集中清运,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引入社会资本进入环卫市场,我们‘从运动员变成了裁判员’,彻底扭转了‘自己定标准、自己去运行、自己评自己’的工作局面。”前锋区城管环卫所所长孙先平说,这样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环保作业效果的监管和环卫事业的发展上,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对公司的作业质量、作业标准以及配套服务进行检查,有利于全面改变前锋区城乡环境,不断提升前锋“颜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任雨薇记者刘婧)10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广安市税务局主办开展了“12345、12366、12333、12315服务热线”交流...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