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追逐“创业梦”

广安日报 2018-08-06 01:08 大字

□刘峰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7月27日凌晨5时许,消河乡消河村小龙虾养殖基地业主魏世雄和杨涛来到塘堰堤埂上,开始了每天早晚例行的巡塘行动。魏世雄告诉记者,巡塘主要看塘堰是否漏水、防逃网是否被损坏,以及小龙虾有没有翻塘等现象,养殖基地有11口塘堰,把堤埂加起来,巡塘距离有4000多米长,每天巡塘时间都在6小时以上。

魏世雄和杨涛都是“90后”小伙。去年9月,二人回到家乡,在消河村4组租地120亩搞起了小龙虾养殖。不到一年时间,他们用心照料着小龙虾,坚强地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乡村舞台上追逐着自己的“创业梦”。

5年前,18岁的魏世雄先后到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打工。他每次上街吃夜宵时,都要点一盘小龙虾。吃的次数多了,他发现虾的个头虽然越来越小,但价钱却一年比一年高,市场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经过进一步了解,魏世雄得知,四川市场上的小龙虾大部分都来源于湖北、江苏等地,长途运输导致物流成本增高。

“如果回家乡养殖小龙虾,肯定有赚头!”魏世雄产生了创业的念头。在家人的支持下,2016年8月,他和乡友杨涛到湖北小龙虾养殖基地系统学习养殖技术。2017年6月,二人回到家乡,花了3个月时间多处寻地,最终在水源条件好、交通便利的消河村4组流转土地120亩,用来养殖小龙虾。

今年4月,魏世雄和杨涛投入12万元,按每公斤48元的价格,从湖北购买虾苗2500公斤运回养殖基地。由于路途遥远,运输时间超过20小时,加上密度过大,虾苗在途中死亡了近三分之一。把虾苗运到基地后,魏世雄和杨涛赶紧将活着的虾苗投放到塘堰中养殖,却不料在这些活着的虾苗中,有一部分在运输中因相互挤压受到伤害,放养后的前3天,二人每天都要从塘堰中打捞出近50公斤死虾苗,损失极为惨重。

养殖刚开始就遇到这么大的挫折,魏世雄和杨涛急得眼泪都掉出来了。在亲人和朋友的鼓励下,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全身心投入到剩余虾苗的养殖和管理中。到今年6月中旬,第一批投养的小龙虾仅打捞出600公斤,经运往成都、重庆市场销售,收入2.4万元。

虽然亏损了近10万元,但不服输的魏世雄和杨涛没有放弃。经历了第一次挫折,二人找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创业梦”不但没有破灭,反而愈发坚定起来。

今年6月下旬,魏世雄和杨涛筹集资金16万元,到湖北购买虾苗3500公斤。有了最初的教训,他们在增加运输车辆的同时,选择在温和的天气出发,途中每到一处服务区,都要向车厢里加注清水,并加放冰块降温。经过特殊“护理”,虾苗在此次运输途中的损失降到了10%以下,投放到养殖基地塘堰之后,虾苗再也没有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

“这一批小龙虾将在8月中旬上市销售,我们一定能获得成功!”对此,魏世雄和杨涛都充满了信心。

自从养殖小龙虾以来,魏世雄和杨涛便把基地当作了自己的家,每天的吃住都在养殖基地里,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去圆自己心中的“创业梦”。

“小龙虾养殖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除早晚巡塘、改善水质、水草打尖外,还要防范干旱和暴雨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尽管才经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魏世雄和杨涛二人谈起小龙虾“养殖经”,已是相当内行。

“如果在巡塘时发现大量小龙虾爬到堤埂上,这就说明有可能是塘堰里的水质出现了问题,必须加强观察,预防塘内细菌滋生。”魏世雄说,为此,他们每个月都要对塘内消毒3至4次,以提高虾的品质和成活率。

对魏世雄和杨涛来说,养殖基地的防洪问题也是丝毫不敢马虎的大事。养殖基地建的排水沟宽0.8米、深1.1米,每当遇到暴雨天气,他们就要守在塘堰边,防止排水沟垮塌给养殖基地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今年5月的一天深夜,屋外下起瓢泼大雨,魏世雄和杨涛戴着头灯,拿着锄头,在大雨中清理疏通排水沟。汹涌的雨水先后冲垮了5处沟坡,他们跳进水沟,用手捧起石块和泥土,迅速把垮塌的地方补起来,再用锄头夯实,二人整夜守在塘堰边,直到天亮雨停。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为了成功创业,再辛苦都值得!”杨涛说。记者得知,其实他们二人心里还埋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在未来5年内,计划把养殖基地扩大到500亩以上,并把基地建成集垂钓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八个一”系列活动推动双拥工作深入开展

本报讯(记者徐瑜)7月31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优抚安置科获悉,7月下旬以来,广安市各地积极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以此加强军民联系...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