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打造优质便利的营商环境
工商窗口工作人员向市民颁发营业执照。
□本报记者 龙俊帆 文/图
40年改革潮涌,40年沧桑巨变。
回顾过去40年,从改革开放春雷乍响,第一批个体工商户横空出世激活市场经济一池春水,到如今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纷纷抢滩市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身处西部内陆的广安也与时俱进,积极融入市场经济“大家庭”。但是,长久以来,行政审批过多、行政干预过多等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活力……
改则通,通则活。2013年,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拉开了商事制度改革的序幕。5年过去,紧跟全国改革步伐,广安市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努力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全面简化工商登记注册流程和手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激发了广安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促进了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470万广安人民尽享改革发展成果。
突出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严格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有序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从递交材料到拿到执照,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效率真高!”7月10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前,32岁的张武高兴地说道。
张武告诉记者,他常年在外打工,创业一直是他的梦想。今年6月,厌倦了在外漂泊的张武回到家乡,打算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与几年前不一样的是,他发现创业门槛降低了。“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放宽了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省去了验资环节,简化了登记手续,提高了登记效率,还大大缓解了我资金不足的难题。”张武说。
张武只是千万个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的受益者之一。长期以来,创业门槛高、登记流程繁琐等成为不少怀有创业梦想有志青年的“拦路虎”,如何打破传统的“桎梏”,让创业者们能在市场上大展拳脚?
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广安市紧跟步伐,于同年3月1日起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放宽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按认缴制登记的公司制企业8951户、注册资本492.14亿元,分别比改革前增加了
19%、25%。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迈出了商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广安市新登记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一个新的创业热潮正在形成。
但是,在原有制度框架下,普通人创业仍需跨越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前置审批。即开办一家公司,除了要有足够的资金,还要取得主管部门的审批许可证,最后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这就是所谓的“先证后照”。
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即给企业先发营业执照,再去办理各项许可,再次放宽了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
随即,广安市公布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和《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外,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设定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也不得通过备案等方式实施变相前置审批;各级工商部门对改为后置的审批事项,一律不再作为登记前置,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审批部门的许可文件、证件。
改革永不止步,服务永无止境。继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和“先照后证”改革后,广安市又迎来一次重大改革。
2015年9月25日,广安市发出了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这标志“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在广安正式实施。(紧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前锋记者站袁秀娟本报记者龙俊帆“今年,全村花椒大丰收,我一亩多地分红300多元,加上平时在基地的务工费,共收入了5000多元...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