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挪穷窝”产业造血促民富
□曹世树曾传鸿李斌广安区记者站廖小兵
广安区是四川省5个首批摘帽县之一,如何让贫困群众如期顺利脱贫?今年以来,广安区围绕脱贫奔康目标任务,下足“绣花”功夫、做好“过细”工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住上好房子得到真实惠
7月16日,记者在龙台镇青松村看到,村容整洁、房屋漂亮、道路宽阔,眼前的景象与一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第一书记冉雪桦介绍,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的安全住房问题,去年9月,该村开始了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村里已经建起了一排排漂亮的新房,16户贫困户已经在新房里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青松村村民李启禄告诉记者,“新房子比以前的房子好了好多倍。路修好了,生活条件也变好了。以前用水只能去挑,现在用的是自来水,我很满意。”
既有好房子,又有真实惠,感到满意的可不止李启禄一家。近年来,广安区聚焦“一超”“两不愁”“三保障”,鲜明提出了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工作目标。在致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把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作为脱贫攻坚中的“重头戏”,而这场“重头戏”从前年开始就已经在全区各地拉开序幕。
去年以来,广安区投入资金6.4亿元,启动建设涉及3753户10694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经过一年时间的强力推进,目前已全面建成住房3753套,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全面完工,贫困户已全部乔迁“新居”。与此同时,该区在土地使用、资金筹措、规划设计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在迁、建、管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按照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和户均自筹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严格实施,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挪出了穷窝,搬进了舒适宜居的新房。
就近挣票子过上好日子
住上好房子,还得过上好日子,要让贫困群众的腰包早点鼓起来,就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当天,正在白马乡白马村忙着做群众工作的该村第一书记李晓华说,以前村民们的收入主要靠的是传统农业种植,增收致富效果差。为了让他们更快地走上致富路,该村通过引进业主,成立合作社,种上了经济效益较好的柠檬树。合作社吸纳了村里所有的贫困户,大家将自家的田地折合成股份入股,从农民变成了股东。“整个村现在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村集体资产’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组织全村的贫困户发展产业,达到持续增收的目的……现在他们的务工收入也比较稳定。”
村民李齐林向记者透露,“现在我们村的柠檬已经挂果了,我在合作社打工,每个月收入有1000多块钱,只要我们勤劳肯干,今后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构建造血机制,发展产业是重要支撑,为此,广安区逐乡逐村编制完成了脱贫产业规划,通过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同步推进电商平台,有序组织劳务输出,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基本实现了每个贫困村产业发展都有经营主体带动。
2016年,广安区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00亩、农用大棚150亩、水肥一体化基地200亩;发展粮油作物104.3万亩、蔬菜15万亩、水果28.8万亩;出栏生猪58.1万头、家禽429.94万只、牛羊38004头(只)、水产养殖2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4个、家庭农场17个、种养大户86户、龙头企业9个。此外,该区还选派一批技术过硬的农技员,与贫困村结对开展“一对一”技术扶贫行动,建立“合作社+农户”“业主+农户”模式,形成集中经营、入股分红、股权量化、种养托管等利益共享联结机制,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讯(唐联志周康祥广安区记者站廖小兵)7月12日,广安区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巡视渠江广安区境段,并召开河长制现场办公会,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汇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自推进河长制以来,广安区委区...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