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更多人吃上我卖的新鲜菜” ——记个体工商户鲁银明

攀枝花日报 2013-09-18 06:06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月骄

7月23日凌晨4点多,西海岸菜市场已经热闹了起来。分菜、理菜、秤菜……鲁银明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来自广安的鲁银明和妻子在攀枝花卖菜已经26年了,夫妻俩希望能多挣点钱,让两个女儿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因此,无论刮风下雨,鲁银明都会在每天凌晨1点去进货。尽管有时候进的蔬菜卖不上好价钱,鲁银明还是勤勤恳恳地坚持着自己的营生,并且有着自己的“卖菜经”。

在鲁银明摊位前的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堆用塑料袋装好的蔬菜。“这是几个餐馆昨晚就定下的菜,每天早上进完菜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菜单把每一个餐馆要的菜称斤、装好。”鲁银明说,顾客需要的菜品多、数量大,所以每天早上是最忙的。

芹菜5斤、西红柿8斤、黄瓜6斤……每一个顾客要的菜都有几十种,为了不出错,鲁银明一张菜单一张菜单对照着称菜。并且每称好一样菜,就在本子上划去一样,遇到自己摊位上没有的菜,鲁银明还会跑上跑下去帮顾客买。送菜之前,鲁银明还要再次对照菜单进行清点,确定没有错误了才把菜装车,雇人把菜给顾客挨个送去。

早上8点,鲁银明终于忙完了所有的订单,但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着手整理菜摊上的菜,准备迎接下一批顾客。

相比而言,鲁银明摊位上的菜摆放得特别整齐,蔬菜看上去也特别新鲜。“卖菜还是要讲究个‘卖相\’,我把菜弄得整洁些,这样才能吸引顾客购买。”说起自己的“经验”,鲁银明很是得意。

鲁银明也是个很看重菜品质量的老实商人,每次去进货,他总是挑质量好的进,哪怕价钱高点也无所谓。“虽然进价高点,但菜的质量却得到了保证。如果贪便宜进劣质菜,就没有回头客,反而得不偿失。”鲁银明说。

凭着自己的诚信经营,鲁银明得到了顾客的认可,生意也越做越大。从原来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到有了固定的摊位,还买了房,一家人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现在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生意再做大点,开个蔬菜连锁店,让更多的人吃上我卖的新鲜蔬菜。”鲁银明笑道。

新闻推荐

“只要大家认可,心就是暖的”

□实习生阙婷44岁的李惠川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副队长。从警21年来,李惠川潜心研究,提出多项措施缓解交通拥堵;克己奉公,热心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他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12年,被评为...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