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托起致富梦
□邻水记者站 唐力 黄路 本报记者 刘婧
说起鸵鸟,绝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是野生鸵鸟,殊不知人工养殖鸵鸟也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创业致富方式。
2月25日12时,在邻水县石滓镇六角村的鸵鸟养殖基地里,100多只超1米高的鸵鸟,成群结队地奔向喂食的工人。
“这些‘大家伙’不挑食,喜欢吃嫩青菜。”该基地51岁的业主王贤成称,他养殖鸵鸟已有一年多时间,共有130多只,最大的鸵鸟重200多斤、高约2.5米。
王贤成介绍,我国人工养殖鸵鸟技术已相当成熟,鸵鸟有对温度条件适应性强、不易生病等诸多优点,属于“节粮型”草食动物。鸵鸟浑身都是宝,不仅鸵鸟肉、蛋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鸵鸟的羽毛、皮、腿骨等都可以回收利用,甚至鸵鸟油也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
“国内大型鸵鸟养殖基地几乎都在北方一带,南方市场较为空缺,养殖鸵鸟有广阔的前景,这让我萌生了发展鸵鸟养殖业的念头。”王贤成回忆,2017年,他先后去往成都、山西等多个鸵鸟养殖基地实地考察,并购买了相关书籍和光碟在家自学。通过不断学习后,2019年11月,他决心发展鸵鸟养殖业,并申请办理了人工繁育鸵鸟许可证。获得批准后,他流转了200亩土地,购买了29只鸵鸟幼崽,开始养殖鸵鸟。
起初,因缺乏养殖经验,王贤成走了很多弯路。他购买的20多只鸵鸟幼崽中,有的因生病死亡,有的出现畸形。而本地兽医对鸵鸟又不熟悉,他只好向外地的鸵鸟养殖户请教,并结合养殖书籍,才找到鸵鸟的病因是营养不均衡引起的。于是,王贤成对食料进行营养搭配,改进养殖方法,小鸵鸟才得以健康成长。
“正是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养好鸵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王贤成说,在养殖过程中,他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摸清了鸵鸟的饲料搭配、管护等问题,掌握了鸵鸟养殖技术,让鸵鸟养殖逐步走上正轨。
掌握养殖技术后,王贤成也逐渐有了信心。2020年6月,他再次流转100亩土地,购买了100多只鸵鸟幼崽,扩大养殖场规模,还聘请工人,指导他们观察鸵鸟长势、打扫圈舍、投喂事物。
“鸵鸟的养殖周期在10月到12个月之间,从2斤左右时开始养殖,长到250斤以上、3米高就可以出栏,最重的可达300斤,两年半即可下蛋,鸵鸟蛋可以食用,蛋壳还能做成工艺品。”王贤成说,一只鸵鸟的养殖成本在8000元左右,出栏可以卖到1万元左右。目前,市场上鸵鸟蛋的平均售价在180元到220元之间,每公斤鸵鸟肉在130元左右。
王贤成介绍,按目前长势,鸵鸟虽然还有一年多时间才出栏,但是现在已经接到了经销商的预购订单。
目前,王贤成正在着手修建新的圈舍,准备再扩大养殖规模,争取5年内养规模达1000只。同时,他计划依托六角村山地资源优势,发展生态观光养殖一体化的农旅结合产业,做强大山里的特色养殖品牌,在自己增收的同时,带动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
新闻推荐
旋耕机在田里“画”出一条条整齐的线条。耕田间隙,职业田保姆汪可芬喝水小憩。方智勇(左二)正在安排当天下午的耕作任务。职...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