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司法改革见成效——访邻水县法院院长卿兵

四川法制报 2018-03-19 08:09 大字

吕中蜀记者雍剑波

一直以来,邻水县法院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司法”,出台了一系列便民举措,赢得群众赞誉。为此,记者采访了邻水县法院院长卿兵。

四川法制报:邻水县法院在深化便民利民服务推出了哪些新的举措?

卿兵:我院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实际”的原则,完成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公正的“一站式”诉讼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司法”的便民新举措,完善网上诉讼服务、微信二维码立案服务,为群众提供信息查询、诉讼指引、预约立案、邮寄立案、投诉受理等各类服务3000余人次。全面完成“三型”人民法庭建设,在全县建立巡回立案点、诉讼执行联络点各46个,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结案300余件。为经济确有困难的案件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40.3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57.57万元。

强化司法公开理念,建成标准化诉讼服务窗口,公示立案登记制、诉讼费收取标准、缓减免条件等制度。普通程序案件人民陪审员参审率100%。

组织干警开展帮扶1500余人次,向联系贫困村捐助帮扶资金6.28万元。开通贫困户当事人诉讼绿色通道,提供上门立案17件次。为贫困户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13.18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15人22.41万元。

四川法制报:邻水县法院近年来不断开拓创新,在司法改革方面有何创新?

卿兵:按照上级法院安排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审判质效大幅提升,改革工作得到省检查组充分肯定。明确审判组织权限和法官职责,制定法官和其他人员权力清单113份,建立了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完善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真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我院还组建以法官为中心、辅助人员为支撑的高效新型审判团队15个。规范审判流程和随机分案规则,法官人均办案119件,院庭长带头办理复杂案件,探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有效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独任法官、合议庭直接签发裁判文书的案件占案件总数的99.43%。与重庆市渝北区法院、长寿区法院、垫江县法院加强司法合作,推进川渝“两地四方”区域合作。

严格控制院庭长审判管理监督权限。深化裁判规范化建设,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和法官讲法制度,召开专业法官会议9次。深化“三评查”和院长随机抽查裁判文书制度,2017年开展案件质量评查1216件,庭审评查1024次,裁判文书评查2127份,院长随机抽取评查裁判文书367份,督促整改问题7件次。强化案件节点管理和审限监督,构建规范审判权运行的“数据铁笼”。

新闻推荐

邻水工业奋力冲刺“开门红”

湘邻科技员工在生产汽车线束。拓普公司员工在操作机械手生产汽车内饰。连日来,邻水县经济开发区各生产企业抢时间、鼓干劲,开足马力加快生产步伐,奋力冲刺工业经济“开门红”。今年,该县着眼高质量发...

邻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邻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