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代军:卧龙村的“养兔达人”
□邻水记者站 姜慧 本报记者 周文平
3月2日,记者来到邻水县关河乡卧龙村云创兔子养殖场,一排排整齐的兔舍,一群群可爱的伊拉兔映入眼帘,养殖场负责人甘代军正忙着打扫卫生。2002年以来,在外打工的甘代军回乡创业,从零开始学习养兔技术,即使多次失败,因病致贫,也从未放弃。随着***工作的开展,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从养兔新人蜕变成为村里的“养兔达人”,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养殖肉兔。
今年39岁的甘代军曾在广东、福建等地打工。2002年,孩子出生,为了照顾家人,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开始创业。
“回来总得干点什么吧,发展养殖业成了我的首选。”甘代军告诉记者,当时留在农村发展养殖业的人很少,养肉兔的人更少,肉兔养殖的市场前景不错。甘代军在考察中了解到,伊拉兔的肉质比一般兔子更加鲜嫩,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卵磷脂,被称为美容食品,市场需求量大,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仅有的2000元钱,买回230只种兔进行试养。
“当时除了知道兔子是吃草外,我什么都不懂。”甘代军说,正是因为缺乏养殖经验,没过多久,他就遭遇了“滑铁卢”:一夜之间,近百只即将出售的兔子被家里的狗咬死。甘代军回忆说,那时家里已没钱继续养兔了,他的第一次创业只能以失败告终。
养兔失败,甘代军尽管伤心却从没有想过就此放弃。2003年,他与妻子一同前往沿海城市打工。他一边上班,一边学习养兔技术。“技术就是效益,不懂就得吃亏。”首次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使甘代军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养殖技术的重要性。所以,他不仅购买了大批关于养兔技术方面的书籍反复研读,还多次利用休息时间,乘坐公交车到城市附近的养殖场考察取经。
2008年,学到技术的甘代军再次回到家乡养兔。“我原本打算规模化养兔,没想到又遇上了新的困难。”甘代军说,他没有多余的钱来修建养殖场。于是,他只得采取散养的方式,将兔子分别养在七个地方,由于距离遥远,他每天花在喂养上的时间就是大半天。“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收益,我创业再次失败。”甘代军只得再次外出打工挣钱。
2014年,甘代军回乡过年时,被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冠心病。为了治病,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2015年,甘代军一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工作中,关河乡政府、卧龙村“第一书记”彭思琪与帮扶责任人刘启明一起结合甘代军拥有多年养兔经验的实际情况,为他制定了养兔脱贫的计划。当年9月,在政府的帮助下,甘代军从银行贷款10万元,修建了一个占地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0只兔子的养殖场,然后又买来500多只兔苗,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创业。
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甘代军的兔子越养越好,2015年,其养殖场纯收入2万余元,他们家也因此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销售不用担心,眉山、南充、重庆的好多客户都到我这里收购兔子。”甘代军告诉记者,目前他养兔2000只,平均每天出售200只,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可出售近600只。
“一人富了不算富,众人齐富心方安。”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甘代军不忘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养殖肉兔。他经常举办养兔技术培训班,优惠提供种兔、药剂、饲料,与周边农户签订兔肉、兔毛保价回收合同,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甘代军说,我还准备建一个肉兔加工车间,配齐相关设备,大量收购村民养殖的肉兔,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生产烤兔和腊兔,提高肉兔附加值。
新闻推荐
(陈超)在日前召开的邻水县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上,县政府办公室负责人就2016年县领导在县政协重要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上批示及办理情况,向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通报,这在该县政协工作史上尚属首次。20...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