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采写《华蓥山纪行》

达州日报 2021-05-14 09:54 大字

1983年盛夏,我从部队转业到通川报(达州日报前身)当记者没多久,采访科科长尧毅交给我一项任务——配合南充日报采访华蓥山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厂矿企业、特产资源、名胜古迹、红色文化等,写出稿子由两家报纸刊用。

一听尧科长派我进华蓥山采访,开始很高兴。华蓥山名声很响,它从渠县三汇的牛奶尖开始,由东北走向西南,逶迤连绵400公里,横跨达县、南充、重庆多个地市,“双枪老太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能对华蓥山进行深入采访,三生有幸啊。可仔细一打听,我又怯火了,为什么?原来南充日报参加采访的有总编辑左文斯、采访科科长刘加焕,再加谢奇、张松林两位资深记者,他们“将”那样强,“兵”那样精,我们报社只派我这么个只有初中文凭,在记者岗位上连板凳都还没有坐热的转业干部,实力太过悬殊。如果完不成任务,自己出丑丢脸倒没什么,“脏”了通川报的“面子”怎么办?通川报于1951年7月1日创刊,由胡耀邦同志题写报名,比四川日报的报龄都长,在四川地市级党报中属“元老级”,1956年还出席过全国的“群英会”呢,那“面子”可是不能“脏”的。

我向尧科长提出换人或“增加兵力”,尧科长笑呵呵地一锤定音:“这是领导安排的,就是你啦。”

既然是通川报的记者,领导敢把这样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压到我的肩上,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咬紧牙巴,拿出吃奶的力气去挑——一个军队转业干部岂能没上战场就认怂!

我心怀忐忑到渠县与南充日报的大队人马汇合,开始了对华蓥山的采访。

别看现在的华蓥山集旅游观光、休闲游乐、养生养老为一体,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交通便捷,可在当时还是一片没有开垦的处女地,我们那次大规模的采访报道,是华蓥山的破天荒。

我们从牛奶尖起步,在渠县的文庙驻足,在碧波如镜的天池荡舟,在五峰山的竹海徘徊,在观阁武装起义旧址徜徉,逐渐深入华蓥山腹地。

华蓥山石林是重点采访的地方。当时的“交通”主要靠两条腿,到石林得不停地爬三个多小时。我们天放亮就出发,一进山就遇荆棘挡道,我们挥着砍刀,断荆斩棘,向石林挺进。华蓥山石林是中生代时期两次地壳运动,岩浆喷溢产生的熔岩,经长期雨水冲刷风化形成,峥嵘巍峨,鬼斧神工,怪异奇绝,像一尊尊凝固的雕塑。虽然石林隐藏在杂树丛中,但荒芜掩不住大自然的杰作。一进石林,我们忘了跋涉的艰辛,一边欣赏石林的壮丽美景,一边给那些雕塑命名。有一块巨石,突兀高耸,亭亭玉立,上下连体,中间有一自然缝隙,如同一对恋人正激情拥抱,我们就给它取名为“一吻千年”。有一块巨石,顶上平沓沓的,像一个健硕的和尚,背上驮着一块巨大的人形石头,我们就凭想象将它命名为“猪八戒背媳妇”。当时的石林人迹罕至,我们将它叫什么就是什么。后来,石林景点中的不少名字,与我们当时取的不谋而合。毫不愧疚地说,我们不算华蓥山石林的发现者,却是华蓥山石林最初的呐喊者。

华蓥山是“西南民主联军川东游击纵队”,即华蓥山游击队的诞生地,“洞中天河”是华蓥山游击队活动的重要场所。飞瀑、溶洞、茂林构成了“洞中天河”美不胜收的壮丽奇观,“双枪老太婆”就长期在这里驻扎点兵,从这里演绎出的许多精彩故事,上过书,拍过电影,连西方媒体都低下高傲的头颅,尊称“双枪老太婆”为“东方女佐罗”。采访中我们怀着朝圣般的虔诚,瞻仰石门关、地缝峡、天生桥、穿心洞,猜测“双枪老太婆”是在哪个溶洞练出弹弹不虚的枪法,与国民党反动军警顽强斗争?是从哪个洞口出发,到大竹、渠县去发动群众,进行抗丁、抗粮、抗税的“三抗”斗争?又是率领游击队员经哪条羊肠小道到界牌幺店子巧夺国民党的军车,让敌人闻风丧胆?“双枪老太婆”虽然是一个文学形象,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但她集中展示了华蓥山巾帼不畏强暴、敢于战斗的风采,从这位游击队女司令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华蓥山人骨子里那不屈不挠的身影。采访华蓥山游击队根据地,是人生精神的一次洗礼。

我们还冒着倾盆大雨探察过玛琉岩。玛琉岩位于原广安县溪口镇,离长城机械厂不远。“玛琉岩”顾名思义是岩口流淌着玛瑙珍珠,理应流水潺潺,缠缠绵绵,如少女般羞羞答答、温柔贤淑,可我们看到的玛琉岩却是一种山洪冲闯、脾性暴烈的雄浑。那天出发时还有太阳,可刚到长城机械厂,竟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们不得不进长城机械厂躲雨。门卫听说我们要去玛琉岩,劝道:“下这么大的雨看什么玛琉岩?回去吧。”来一趟不容易,既然来了,就不能半途而返。我们顺着河沿,冒雨向玛琉岩奔去,离得很远,就看到一面大山,从半腰到山脚,被巨斧劈出一个大豁口,直立陡峭,高百余丈,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白色神龙”,正从云天飞落而下,钻进岩底的龙潭,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气势逼人,威风凛凛,拒人于千米之外。这哪是玛琉岩,明明是龙腾岩、虎跳岩啊。人与美景是讲缘分的,我们与“淑女”玛琉岩失之交臂,与“侠女”玛琉岩不期而遇。

采写华蓥山,当然不会不攀高登山。

高登山海拔1704米,是华蓥山的主峰,漫山长着灌木和竹子,奇峰异石突兀,悬崖峭壁悬立。因为植被良好,蛇异常活跃,不是挡着前面的路,就是左右伴行,草响叶动,倏倏有声。我们扎紧裤腿,手持竹竿,边走边打草开路。建于唐代的高登古刹遗址尚存,我们顺着昔日朝圣者求神拜佛的路向山顶冲刺。虽说华蓥山的年平均气温是12℃,最高月平均气温20℃,是避暑的好地方,可时逢炎夏,遍地流金铄石,在不停地攀登中,我们一点都没有感受到避暑胜地的清凉,汗腺像打开了闸门不停地流淌。登上峰顶,脱下衣衫,拧出的汗水足有半斤。山在脚下我为峰!站在华蓥山的山巅,放眼山下,浩瀚绿海,尽收眼底,极目远眺,周围山头簇拥,高登山一峰独尊,让人顿生一种“擎天大柱脚下踩,众山罗列似儿孙”的豪迈。真乃“路再长,没有人的脚长;山再高,没有人的身高”啊。

采访一个多月,最紧张时,几天没有洗澡,衣服都渍出一圈一圈的白碱,冒出一股酸腐味。笨鸟先飞,午休我不睡觉,梳理采访笔记,思谋写作提纲。采访结束,在天池分配两家报纸的写作任务时,我主动请缨,从议定的19篇文稿中,争得了《访汉阙之乡》《竹海碧波》《宝顶风情》等10篇文章的执笔权。那时办报离不开铅与火,写稿得用纸和笔。在没有空调的房间爬格子,浑身湿漉漉的,稿纸常被汗渍渍的前臂粘住。拿出初稿,改一遍,誊一遍,再改一遍,再誊一遍,交给尧毅科长审核。等尧科长改定,最后誊清,送南充日报,每次誊抄都是上万字,右手拇指和食指夹笔的地方,竟磨出了膙子。

集体荣誉感是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我怀着“不能‘脏’通川报‘面子’”的朴素感情,努力配合南充日报的几位高手,完成了对华蓥山的艰难采写,19篇文章以《华蓥山纪行》为栏题,同时在两家报纸连载。四川日报原总编辑、著名书法家李半黎欣然为专栏题字,《华蓥山纪行》中的不少文章还被四川日报、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选用。南充日报将全稿结集成书,给我的稿费比当时一个月的工资还多。我没“脏”通川报的“面子”,通川报对我呵护有加。

社会在进步,事业在发展,通川报早华丽变身成达州日报。38年弹指一挥间,采写《华蓥山纪行》成追忆,但那是我到通川报当记者的正式亮笔,采写中的许多细枝末节,仿佛还在昨天。我永远感谢达州日报这个哺育我成长的温暖集体。

□刘秀品

新闻推荐

从炊事员变身新闻达人 一位基层记者的自述

工作中的邱海鹰。(图片由其本人提供)□华蓥记者站邱海鹰“真看不出来啊,一个搞炊事的娃儿还能写文章?”怀疑、惊讶、赞赏、羡...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