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炊事员变身新闻达人 一位基层记者的自述
工作中的邱海鹰。(图片由其本人提供)
□华蓥记者站 邱海鹰
“真看不出来啊,一个搞炊事的娃儿还能写文章?”怀疑、惊讶、赞赏、羡慕……人们一见到我,往往这样品头论足。酸、甜、苦、麻、辣,弄得生性腼腆的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不到20岁,刚从川北的一所饮食技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华蓥山下一个小镇的供销社食店跳“锅边舞”。但我并不倾心炊事工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拼命地练习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用方格稿笺纸工工整整写下的千字游记《华蓥山石林》,经过编辑的悉心斧正,终于在《四川工人日报》副刊上刊登了。那时网络不发达,更无报刊电子版,大约一周后才在喜出望外中收到样报。看到样报的那一刻,我惊喜得说不出话来!在后来不长的日子里,我又连连在《四川工人日报》等报刊发表了不少文学与新闻作品。
“双河供销社食店有个炒菜的娃儿会写文章!”“听说那娃的文章还上了《四川工人日报》!”“了不起,拿菜刀的居然会耍笔杆子?”我出名了,我的名字连同《四川工人日报》在这个山区小镇传扬。
两年后,我拿着刊登在《四川工人日报》等报刊上的一叠样报,顺利地被“伯乐”相中,进了华蓥市地方志办公室,成为当时省内最年轻的一位史志编纂者。
从此,《四川工人日报》改变了我的命运,彻彻底底影响了我的人生。
1995年春天,我顺利地踏入了新闻战线,与《四川工人日报》走得更近,更亲密了。我把向《四川工人日报》等报刊投稿,视为最荣耀的事;把在《四川工人日报》发稿,视为对我的最佳奖赏。有了这位“恩师”的指导,我相继成长为《人民日报》人民图片、新华社图片总汇、《光明日报》光明图片的签约摄影师和 《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特约通讯员。
我从一名炊事员成长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少人对此质疑:一个拿大勺的,又没有文凭,能写好新闻?当时,我确实还是新闻写作的“门外汉”。但面对党组织的信任,我迎难而上,认真学习党的新闻理论知识,钻研新闻业务技能。2006年2月9日,我采写的《华蓥市举办“春风行动2006大型用工招聘会”》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用,打破了基层通讯员难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神话”。在我的字典里,没有“困难”“私利”等字眼,有的只是拼搏和奉献,有的只是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近30年来,我几乎将所有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在我的带领与感染下,所在单位的干部职工都挚爱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两名年轻记者得益于我的“传帮带”,成长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和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上发稿的常客。江苏、成都、南充,资深记者、上路新手……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同行,就因为报刊上经常出现“邱海鹰”之名,慕名前来请教。也由于我发的稿件较多,被同行们誉为“新闻达人”。
虽然,我只是傍着《四川工人日报》成长起来的一名小记者,但小记者也能有大作为。因为工作在最基层,生活在老百姓中间,新闻源广,新闻素材多,最能捕捉到新近发生的、能让读者感兴趣的、能引起社会共鸣的、鲜活的新闻。选择当了小记者,就肩负起了记者的大使命,就拥有了奋斗的大航标,就承担起了社会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大责任。因为,作为基层小记者,我们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社会的良心。作为一名基层小记者,我当得快乐,我当得自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华蓥法院天池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职能,通过判后回访,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2020年6月,邓某驾驶车辆行驶在华蓥市...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