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出栏3万只 销售200余万元刘家庙村土鸡喂养名堂多
□华蓥记者站 游青
近两年,明月镇刘家庙村的土鸡卖得很火,公鸡每斤25元,母鸡每斤20元。村里每年出栏3万余只土鸡,销售额200余万元。
“目前全村土鸡养殖户有100多户,每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刘家庙村第一书记易乐说,“为啥卖得好?我们村里养鸡功夫下得深,喂养名堂多,而且点杀、包装、配送‘一条龙’服务,大家吃了都说好。”
名堂一:入股+补贴 让养鸡“有搞头”
陈斌和王昌碧夫妇是刘家庙村的土鸡养殖大户,养鸡场面积有30多亩,年出栏土鸡1500余只。8月23日一早,王昌碧像往常一样走进养鸡场,查看土鸡生长情况,把粮食和水分别放进自动投食粮仓和全自动饮水设施中。
“这两种设备都是村集体经济入股后购买的。”王昌碧说,2019年3月,村上和他们达成合作协议:村集体入股养鸡场,主要提供鸡苗和资金、技术支持,陈斌和王昌碧具体负责养鸡场日常管理和土鸡饲养,所得收益五五分成。“这么一来,我们变成了‘零风险’养殖,感觉很有奔头。”王昌碧说,去年一算账,养鸡纯收入达到5万元。
村集体为何要入股养殖大户?“简单说,就是降风险增效益,让农户养鸡‘有搞头’。”易乐告诉记者,家畜家禽养殖都有一定风险,尤其是达到一定规模后,资金投入、养殖技术、销售渠道等,都不同程度考验着养殖户。结合刘家庙村实际情况,驻村帮扶队和村“两委”决定,由村集体和养殖大户双向选择,村集体和养殖大户分别以扶贫资金、技术劳动入股的方式签订合作协议,利润五五分成,村集体收益用于发展公益事业和服务改善民生等。
同时,村集体对其他养殖户发放购苗补贴。“主要看市场行情,一般每只鸡的补贴是4元至6元。”养殖了300余只土鸡的脱贫户梁文平说,村集体对他的补贴有1500余元。目前,刘家庙村集体累计补贴鸡苗数量5000余只,覆盖了所有养殖户。
名堂二:古法饲养
土鸡变成“金凤凰”
“这些土鸡一个个‘金贵’得很!”在王昌碧的养鸡场,不仅安装了自动投食粮仓、全自动饮水设施,还修建了土鸡洗澡专用的“浴池”。
“这块沙地就是土鸡的‘浴池’。”王昌碧介绍说,鸡的身体上会附着一些鸡虱,羽毛上会附着一些羽虱羽虫。“鸡在沙中滚动,可以让沙粒进入羽毛间有空隙的地方,附着在身上、翅膀上的鸡虱、羽虱、羽虫都会随着沙子一起被震动下来。同时,鸡在沙地进食,吃进部分沙子也会帮助消化,增进矿物质吸收。”
“村里养殖的土鸡都是采用的传统古法饲养,让土鸡真正实现生态循环养殖。”易乐说,村里与“小林先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接,优选血毛土鸡、乌皮红冠、黑羽乌鸡等优质品种,全部采用小吉古法养鸡技艺养殖。2019年8月,刘家庙村还被四川省文联、省乡土文化艺术促进会等单位授予“小吉古法养殖文化传承基地”。村里举办了6期古法养殖技术培训班,指导养殖户掌握生态养殖技术。
如今,刘家庙村土鸡顺利打通了生态循环养殖最艰难的环节,还在第六届四川农博会上进行了展示。该村土鸡的畅销,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还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万余元。
名堂三:建立质量追溯系统
养殖过程全部入“云端”
“养鸡场安装了10多个摄像头,什么时候喂鸡、喂什么、怎么喂的,随时可以查看。”养殖大户蒋培文用手机给记者示范,通过互联网终端扫码或者下载APP,就可以掌握土鸡在不同时段的生活实况。
为了打造“原生态、可溯源、高品质”的土鸡品牌,刘家庙村专门安装了两条光纤专线和监控溯源系统,增强养殖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让消费者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和移动客户端实时查看养殖基地内土鸡的生长环境和生活状况。除此之外,村里的土鸡还加入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可查系统,每只土鸡都装有专用溯源脚环,实时记录土鸡破壳、接种、产蛋等信息,通过科技让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
养殖产业发展起来了,品质也有了保障,刘家庙村的土鸡就不愁销路。除了与本地各大餐馆、农家乐建立了订单销售模式外,村里还与成都一家公司签订协议,进军成都高端销售市场,打造土鸡点杀、包装、配送“一条龙”服务,确保土鸡新鲜保质配送上门。
如今,刘家庙村饲养的土鸡,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家庙鸡”,养殖规模从几百只一跃至年产3万只以上。“未来,随着成渝市场和线上销售的不断拓展,刘家庙村的土鸡销售会越来越火。”易乐说。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全市经信系统狠抓工业运行调度,持续推进项目建设,下沉一线高效服务 聚力产业发展 推动“工业挑大梁”
前锋区吉中汽饰公司繁忙的生产车间。(资料图片)□华蓥记者站张爱本报记者尹姮酷热的八月,賨州大地处处弥漫着大干快干的浓厚...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