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账本里的脱贫“秘密”
□华蓥记者站 范样
7月14日一大早,老杨背着割好的青草,陆续到3个鱼塘给鱼儿喂食。10多分钟后,又前往柑橘园为果树压条。
“今年柑橘树长得好,挂果肯定多!”老杨说,他每天早上起床后最重要的事就是给鱼儿喂食和管理柑橘园,“这些可是我们家增收的‘宝贝’,也是致富的希望,可不敢耽搁!”老杨从兜里掏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账本,一笔一笔地记录着:33亩柑橘园长势不错,估计挂果产量能达到6000斤,3个鱼塘可以产3000多斤鱼,还有80多只鸡鸭……记录时,老杨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老杨叫杨吉付,是华蓥市高兴镇跳石沟村的脱贫户。脱贫前,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不好。老杨的妻子江义华患了眼疾,经鉴定为一级残疾,沉重的生活担子全部压在了老杨身上。“里里外外都是他一个人操劳,每天起早贪黑,忙碌一年下来,家庭账本上还是没啥落头。”至今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江义华还十分心酸。也是从那年起,老杨开始记账。
2014年,杨吉付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江义华不仅被纳入低保,还享受了残疾人补贴、护理补贴等政策。“政策兜了底,加上我种的庄稼,生活基本不愁。”老杨说。
“扶贫政策管基本,致富还是要靠自己。政策再好,自身不努力也不顶用!”老杨和老伴商量,决定脱贫摘帽后发展产业,真正把党的政策用好用活,不辜负党的恩情。
2015年,老杨开始规模化饲养鸡鸭。当年,他就尝到了“甜头”,小账本上的收入数字开始变大。2017年,老杨又决定搞一个种养合作社。不过,老杨犯了难,一个问题是缺乏启动资金,另一个问题就是缺技术。
“这可是好事,你只管去做。至于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得知老杨的打算后,村党支部书记祝相才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致决定支持。当年,老杨就获得了1万元产业扶持金,加上筹集到的其他资金,很快就成立了跳石沟村香山富美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其间,老杨参加了镇、村组织的技术培训班,刻苦学习鸡、鸭、鱼等养殖技术,还3次前往成都,学习柑橘种植技术。老杨的产业蒸蒸日上,账本上的数字也一年年“滚雪球”式增长。
“3000多斤鱼至少能收入1万多元;每斤柑橘卖5元,今年保守估计能卖3万元。再加上养殖的鸡、鸭和种植的庄稼,除去成本后,怎么着也能收入近4万元。”老杨说,最重要的是,这些产业都是可持续的,只要经营好了,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不仅老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更多的村民也有了稳定增收的渠道。如今,合作社已吸纳44户家庭,社员人数达到150余人,年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其中,贫困户占到了14户。
“政策再好,自身不努力也不顶用!”6年来,老杨家里的账本换了好几本,但每一次更换账本,他都会郑重地将这句话写在账本首页,以此鼓励自己不断奋斗。
老杨说,这就是他脱贫致富的最大“秘密”!
新闻推荐
张传金在梨园采摘。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邱海鹰文/图)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张传金,听说家乡由业主从村...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