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梨还在枝头 订单早已拿下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7-08 07:22 大字

于世华查看套袋的蜜梨。

□周松林 文/图

7月,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漫山遍野的梨树枝头,挂着一个个青色的果子。果子还未成熟,但该村的果农于世华已经接到了超过10万斤蜜梨的定金。到七八月份蜜梨成熟的时候,于世华就将园子里采摘下来的蜜梨交给订货人。

“虽然只收了10万斤梨的定金,但是按照去年的销售情况来看,等果子成熟时,这批老朋友的订单将超过50万斤,也就是说我的园子里大概一半左右的蜜梨已经找到了买主。”说起今年蜜梨的销售情况,于世华着实高兴。

从“挑担卖”到“成吨卖”

“在我还在读书的时候,父母就在承包梨园,但是之前规模都比较小,只有10多亩,就算后来慢慢扩大了承包面积,也只有几十亩。”于世华说,2000年,于世华的母亲邹可芳承包了10多亩果园,成为了一名农场主。

为了把果园管理好,于世华的父母白天几乎都扑在园子里,懂事的于世华一有空就到园子里跟着父母一起干活,慢慢地学会了蜜梨种植、管理技术。

后来随着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娴熟,管理经验越来越丰富,邹可芳逐渐扩大园子规模,但是最多也只承包了不到100亩果园。2016年,于世华正式从父母手中“接班”,并扩大种植规模,一下子就承包了300亩果园。

种植规模扩大后,销售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于世华将目光转向了成都、重庆等周边大城市的果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和他们签订了收购合同。

于世华说,父母开始承包果园那个时候他还在上学,有时候也跟着父母,挑着担子到城里农贸市场、小区走街串巷卖梨。“现在这些客户大都是成吨成吨地下订单,我们再也不像以前挑着担子去卖了。”于世华说。

“果农联合体”抱团闯市场

“实际上,自2016年以来,我整理的梨园已经有1000多亩了吧。”于世华说,这些年来,村里的其他农户也承包了一些果园,但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市场对接不及时、梨树品质下降等原因而退出了经营。看到果园荒废太可惜,已经成为“土专家”的于世华就接下了这些果园。

整理果园、改良果树……看到逐渐荒废的果园在于世华手里焕然一新,胡志梅、欧白露、刘德海、张志祥等一二十户村民相继在于世华的带领下,纷纷扩大果园承包面积。

“我谈的这些经销商一般订单量比较大,大家一起抱团和他们谈,也有利于提升话语权。”于世华在谈到将自己整理出来的果园转包给其他村民的初衷时介绍说,“这相当于我们成立了一个‘果农联合体’,一起议价、一起签合同、一起接订单。”

胡志梅2018年底承包了于世华整理出来的近百亩果园,去年毛利润超过了20万元。

于世华介绍,因为他们种植的蜜梨品质非常好,加上上市时间也比较早,所以很容易就打开了市场。

“这一两年,网上订单可以说是激增。比如说,今年到现在为止,我们在网上接到的订单已经超过了去年的三分之一。这又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条销售渠道。”于世华感慨说,“以前种几亩地,我们挑着担去走街串巷都卖不完,现在我们几乎都是在果园里、在家里就把蜜梨卖出去了。”

新闻推荐

卖外挂助“吃鸡”非法获利23万这名“游戏爱好者”被判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10万元

通过卖“绝地求生”游戏外挂盈利!23日,华蓥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并当庭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