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广安日报 2020-07-18 03:10 大字

7月17日,广安区广恒快速通道一处塌方点正在清理中。广安区记者站廖小兵 摄

7月16日,救援人员在邻水县一小区转移受困群众。 谭涛 摄

7月17日,前锋区在观塘镇继光水库开展2020年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本报记者 张启富 曾诚 摄

□本报记者站 廖小兵 朱俊吉 黄方瑶 肖雪 舒艳 本报记者 刘婧

“现在水都淹到房顶了!感谢你们把我们一家人安全转移出来!”7月16日晚,家住岳池县坪滩镇越江河边的受灾群众李大姐在被安全转移后,对救援人员连声道谢。

冒雨转移受困群众、巡逻河道水库、抢修受阻路段、24小时巡查……从7月14日晚上开始,广安市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岳池、武胜、华蓥、邻水先后出现大暴雨天气,个别地方出现特大暴雨。广安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投入防灾救援工作,尽最大努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截至17日15时,此次暴雨致邻水县、华蓥市、武胜县、前锋区、广安区、岳池县等地不同程度受灾。此次洪涝灾害致83379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220公顷,倒塌房屋85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236.43万元。

市气象台7月17日9时45分解除7月14日15时30分发布的第11号暴雨蓝色预警。目前,强降雨趋于结束。

水在退,但防汛不能松!当前,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始终绷紧防汛减灾这根弦,加大监测力度,强化巡查值守,密切监视汛情、险情发生和发展动态,及时做好转移避险工作,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岳池县:

群策群力防暴雨 众志成城保安全

7月17日上午,在岳池县裕民镇新民场镇,杂货店老板范常林正在跟随应急救援队,进行物资搬运。新民场镇紧靠河边,且场镇中唯一一座桥梁年久待修,一旦河水上涨,周边群众将被困“孤岛”,一场紧急的疏散迫在眉睫。

“老范,快一点,你家还有两箱酒要转移,我也来帮忙。”话音未落,周围的街坊四邻齐上阵。没过一会,周围群众全部疏散完毕。

群策群力防暴雨,众志成城保安全是该县应对灾情的真实写照。为保障救援顺利,岳池县根据专兼结合、专群结合的原则,已组建起应急救援队伍46支5548人,其中专业救援队伍5支231人,半专业化队伍14支1814人,群众应急救援队伍27支3503人。

“我们在预报预警、责任落实、调度指挥、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狠抓落实,群策群力,坚决打赢防汛减灾持久战。”岳池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蒲锦荣介绍,该局与气象、水务等相关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及时将极端天气情况、突发事件等情况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短信、小喇叭等方式,第一时间告知全县干部群众,提醒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当前,该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立足防大汛、抢大险,做好相关准备,严密部署、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邻水县:

通力协作 形成抗洪救灾工作合力

“来电了!来电了!”7月17日10时许,经过昼夜抢修,受暴雨影响断电的邻水县城南镇1200余户用户全部恢复供电。

危急时刻,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邻水县供电分公司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冲在前面,没有路就走出一条路,车子到不了就肩扛抢修物料、设备,连夜奋战在抢修一线。在抢修队员的昼夜努力下,断电群众一户户减少。

“已经持续抢险了6个多小时,这是通往场镇的主要道路,今天又有强降雨,不及时清理的话,就会出现车辆拥堵等问题。”17日18时许,该县观音桥镇镇长冯波说,下暴雨后,镇上就组织人员开始巡逻排查险情,今天中午发现村道两侧出现滑坡,预计晚上7点能抢通。

当前,该县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凝聚起防洪救灾工作合力。对此次强降雨,邻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级领导相继深入各联系乡镇靠前指挥防洪抢险工作。各乡镇党政“一把手”按应急响应要求,紧急集结应急抢险队伍,并对低洼地带和沿河两岸、学校、地质灾害点、水利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监测和预警,保证监测、巡查、避让等各项应急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各部门通力协作,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把洪水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截至17日18时,强降雨导致该县21个镇24649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333人。(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二版)

武胜县: 绷紧“责任弦” 牢筑“安全堤”

“武胜县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截至7月16日20时,我县33个站点雨量都超过50毫米……”7月17日,武胜县防汛办工作人员蒋润在分析气象、雨情、水情变化情况时说道。

武胜县是低山丘陵地形,人口大多居住分布在低山河谷及山坡区域、嘉陵江沿河流域。为避免发生山洪灾害,7月14日起,武胜县根据市、县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向全县乡镇、园区、水库水电站、山洪灾害危险区等各级各类责任人发出预警并提出工作要求。

7月16日13时30分,武胜县防汛指挥部针对当前汛情,启动了Ⅲ级防汛应急响应,并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带班值班制度,利用武胜县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全天候密切监视水情、雨情、汛情发展动态,做好长滩寺河鸣钟站、兴隆河万隆站、走马河赛马站、双星河等重点区域的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据悉,该县调集应急物资,落实转移安置,排淤除险,出动27支县级专业抢险队全力开展抗洪抢险工作。截至7月16日16时,该县妥善转移安置32户94人,未发生人员伤亡事件。接下来将深入排查隐患,排除险情,做到科学防灾减灾。

前锋区: 平时勤练兵 “战”时保平安

“指挥长,冲锋舟已安全到达事发水域,现已成功营救‘被困群众’,请指示!”7月17日,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部署,前锋区依托继光湖水域组织开展了防汛抢险应急综合演练。

平时勤练兵,“战”时保平安。目前,前锋区23个水库、8个小水电站、78个山洪灾害危险区均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累计参演人数达2000余人。

此外,该区突出工作重点,细化措施补短板,扎实开展防汛减灾各项工作。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原则,该区动态化、常态化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要建筑开展全方位拉网式隐患排查,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控制、早排除。

“接下来,全区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前锋区防汛办副主任、区防汛抗旱服务中心主任周建柏介绍说,该区将继续与市气象局保持紧密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强化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巡查检查工作,持续做好灾情的核查处置、灾情报送、信息发布、防灾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广安区: 迅速行动 全力恢复正常生活生产

受强降雨影响,7月16日,广安区大龙镇太山村发生边坡垮塌,广恒快速通道大龙镇玉庙段等地发生滑坡,所幸无人员伤亡,相关乡镇、部门迅速展开行动,对事故进行处理。

大龙镇接到村上的灾情通报后,组织人员对垮岩上方的便民路进行了封锁,对现场进行控制。大龙镇副镇长张立表示,下一步,镇上将做好政策性保险的补贴工作,积极帮助农户修整田地,恢复生产。

固定警示锥,勘察沉降路基具体情况……7月17日上午,在广安区广恒快速通道大龙镇玉庙段,广安区交通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正在现场对沉降路段进行仔细勘察。据悉,由于7月16日下午强降雨,造成该路段路基下沉,长度达30米,沉降深度0.3米左右,预计5天后广恒快速通道全面恢复通车。

“这几天,各乡镇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灾情调查收集,由于防范及时、措施有效,最大限度减少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广安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游思斌介绍,截至目前,全区核查的灾害损失共计677.18万元,约12498人受灾;该区出动人员1050人次,紧急转移受灾群众568人。

华蓥市: 强化预警联动 科学有力有序防汛抗洪

连日来,华蓥市普降大暴雨,致阳和镇等地不同程度受灾。该市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据了解,为破解汛情监测信息滞后、预警能力不足等难题,华蓥市通过新建智慧防汛设施,强化预警联动机制等方式,确保防汛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当前,值班工作人员通过分布在华蓥市的23个监控探头,对全市一江三河以及17座水库进行24小时监测监控。”华蓥市水务局副局长王韬介绍,一旦水位发生变化,值班人员会第一时间知悉,并根据水位变化情况进行相应处置。

华蓥市水务、应急、自然资源、交通、卫生等部门建立会商机制,采取微信群、电话通知等方式第一时间把气象预警信息、水位信息等通知到户。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不定期对华蓥境内的水库、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

针对排查出的15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华蓥市一一登记造册,组织各乡镇(街道)填写“一表两卡”4300余份,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以及监测员。制作地灾警示牌及避险撤离路线引导牌500余块;设置庆华镇等4处避险场地,可容纳2000余人避险。补充配足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等,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新闻推荐

达州6300多人紧急转移

强降雨致四川多地受灾达州6300多人紧急转移●广安、达州、雅安局部地区降暴雨到大暴雨,超过100毫米的11县117站,最大为...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