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脱贫“精气神”是一场更持久的“攻坚战”

广安日报 2020-04-21 03:23 大字

□萧舟

近年来,华蓥市在摘掉贫困县“帽子”和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达标退出的基础上,把提振脱贫“精气神”,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确保群众生活不返贫、发展可持续。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贫困的思想。除了因病因残等家庭主要成员失去劳动力而导致贫困的以外,还有部分贫困对象因多次就业创业失败、知识技能缺乏、信息不通畅等原因,形成了“人穷志短”的消极思想,导致出现安于现状、好逸恶劳、只求吃饱不求更好,甚至“以贫为荣”等现象。

常言说,立志容易成志难。如果贫困对象不能树立信心、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稳定脱贫,即使一度脱贫,也很可能再度返贫。因此,提振贫困对象的“精气神”是一场更持久的“攻坚战”。

我们要把提升贫困对象致富能力作为一种常态化机制,以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彻底消除致贫因素,降低脱贫脆弱性,增强脱贫抗逆力,防止新的致贫与返贫现象,实现持久稳定脱贫。

同时,要在重视物质脱贫的基础上,把精神扶贫作为更重要的扶贫手段,因人因地施策,从志气、知识、信心上帮扶贫困户,消除贫困对象思想上的惰性,提振脱贫“精气神”;推动村规民约全覆盖,通过常态化的公众评判、道德评议,引导村民之间形成懒惰可耻的评判与谴责机制,彻底斩断“等靠要”思想滋生根源和传递链条。

新闻推荐

广安过境高速公路东环线 及渝广高速支线将于年底建成通车

本报讯(记者尹姮)挖掘机挥舞着铁臂,运输车来回穿梭,数名戴着口罩的工人忙着捆扎钢筋,一旁的拌和站和钢筋加工场内不时传来机器...

华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蓥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