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蓥山区筑起康庄大道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9-18 06:21 大字

华蓥市老城区连接蓥西新城、工业新城的新华大道清溪河大桥段。

华蓥市“渠江画廊”旅游公路。

——四川华蓥市交通建设与发展掠影

□邱长凤 文/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位于川东华蓥山中段西麓、红岩故里的华蓥市,在坐拥青山绿水的绝佳风景同时,也吃尽了崎岖山道的苦头。“横断山,路难行”,便是昔日华蓥交通的真实写照。

要致富,先修路。几十年来,华蓥儿女为彻底改变山区落后的交通面貌,打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发扬愚公移山和艰苦创业、奋力争先的精神,掀起了一次又一次交通建设热潮,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交通发展乐章。城市交通和农村公路密度均位于全省前列, 基本建成了“一环三纵五横”的公路路网体系。

思想跃出山门 公路修到家门

华蓥曾是盛产水泥、煤炭的老工矿城市,境内公路常年受运货的重车碾压,路况环境恶劣,“一年修路, 年年补路”,是当时华蓥交通发展最大的难题和现实困境。

“华蓥建区设市时,只有广(广安)溪(溪口)路和过境的仪(仪陇)北(北碚)路两条稍微像样的干道公路。”曾在水泥厂当驾驶员、现已退休的匡尚清老人说,“就这两条泥结石公路,还被拉水泥和运煤的货车碾压,弄得坑坑洼洼,晴天一路灰,雨天满路泥。恶劣的路况,让驾驶员像过鬼门关一样,提心吊胆。”

当时,华蓥市的公路不仅质量差,而且通达里程短。1985年,全市仅有公路265.9公里,其中省道 31.9 公里,县道 91.4公里,乡道29.3公里,村道113.3公里。针对现状,该市掀起了第一次“交通大会战”热潮——改造广(广安)溪(溪口)路和过境的仪(仪陇)北(北碚)路两条干道公路,并对天池、永兴等部分乡镇公路进行了维修。

“艰难山区路,修修补补又十年。”匡尚清老人继续介绍,“从1990年底开始,由于交通和信息闭塞等原因,华蓥市境内的华光、红光、明光等八大军工企业相继外迁,搬走了华蓥半壁河山!”再加上农村的一些土特产品和农用物资运输困难,农民出行极为不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严重滞后的局面。

面对严峻形势,1997年, 在“思想跃出山门,公路修到家门”的口号中,华蓥市掀起第二次“交通大会战”热潮,举全市之力,上下同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建成乡道51.9公里,铺筑水泥砼路面33.5公里, 实现了“镇镇铺设水泥路,村村联通公路网”目标,并率先在川东北地区开通了农村专线客运,呈现出“山里农民乘中巴车种田”的喜人局面。

随着农村公路通达率的提升和广(广安)邻(邻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大带动了华蓥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相继在禄市月亮坡、山门口村建起了黄花梨基地,在阳和高兴镇连片建起了以优质葡萄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在红岩乡建起了华蓥山旅游区。

铺筑“四好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与重庆合川毗邻的庆华镇黄桷村,是华蓥市最偏远的一个行政村,前些年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少农户家穷得叮当响。自从通村入社进户的公路、便民路修好连通后,这座沉寂的山村沸腾了。不仅货车、小轿车、摩托车来回穿梭于村里平坦的柏油公路上, 漂亮的小洋房相继拔地而起, 而且还从毗邻的重庆引来了养土鸡的业主周爽, 专门成立了带领贫困村民发展订单土鸡养殖的专业合作社。目前, 已发展社员80多户, 养殖土鸡达12万余只。

“要致富,修好路。”2014年, 华蓥市结合市情掀起了第三次“交通大会战”热潮,并把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纳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华蓥市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四好公路”为目标,除对原有的乡(镇)、村级公路实施提档升级外,加大农业产业园区、通组入户公路、便民路等路网建设力度,并对全市25个贫困村的通村公路全部实施了路面油化。目前,仅有13个乡镇(街道)、总人口不到37万的华蓥市,已新改建通村通组公路1182.085公里,铺筑农业产业园区和农家院落公路、便民路2860公里,农村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86.68%,农村公路密度位于全省前列。

为了防止“只建不管”, 实现“建管养运”同步, 华蓥市坚持做到养护营运“三保障”。保障道路养护力量, 分级负责, 层层落实养护力量, 对已建成的扶贫公路落实专人养护;保障道路监管力量, 把已建成的扶贫公路纳入监管范围,实行分片区管理,确保每周巡逻1次;保障道路运营畅通,采取线路延伸、开行循环班线片区赶场车等方式经营,实行区域运行、冷热搭配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发展农村片区客运, 切实有效方便贫困村广大群众的便捷出行。目前,该市全面形成了镇与镇、村与村的闭合环线,有效促进了脱贫攻坚, 助推了乡村振兴。

构建路网体系 迈上致富高速

随着岳广华快速通道清溪口渠江特大桥通车时间即将来临,不仅广安和华蓥同城化的步伐进一步提速,而且华蓥“一环三纵五横”(一环为环城路,三纵分别为国道244线华蓥段、广安过境高速公路、省道204线华蓥段,五横分别为国道350线华蓥段、沪蓉高速公路、省道406线华蓥段、省道407线华蓥段、省道208线华蓥段)的公路路网体系也逐步构成。

没有发达的交通,就没有一个城市的未来。华蓥市地处内陆,不沿边、不达海、不邻大城市,东面被华蓥山阻隔、西面被渠江水阻挡,地理区位劣势迫使华蓥加快构建外部联通、内部贯通的交通网络,以交通区位优势弥补地理区位劣势。

为此,华蓥市把城市和旅游交通建设摆在成渝经济圈的战略格局中去谋划和推动,抢抓四川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广安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历史机遇,大打交通提质增效攻坚战,着力构建支撑转型跨越的综合交通体系。

在这场攻坚战中,华蓥市先后建成了广华大道、环城路、岳广华快速通道华蓥段和渠江画廊旅游公路等标志性交通设施。同时,全面启动建设禄市广安蜜梨基地——天池湖——石林——小山坝等华蓥市东北部旅游交通大环线;启动建设南北贯穿华蓥直达重庆的广安过境高速公路;兰渝铁路高兴客货运站立项批复。成功争取到原省道203线升级为国道并调整线路走向,结束了华蓥境内无国道的历史。

如蛛网密布的公路交通,不仅带动了华蓥城市拓展及华蓥工业新城、现代农业园区和华蓥山旅游区发展,而且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预计到2020年,华蓥将新增3条通往重庆合川方向的出川通道和7条联系周边区县的出境通道,实现到广安主城区10分钟、成都市区2小时、重庆主城区30分钟的交通圈。届时华蓥将形成公路大通道的综合交通路网体系,彻底改变华蓥的交通区位劣势,至少为华蓥未来30年的发展夯实坚实的交通基础,华蓥36万市民将迈上致富高速公路。

大事记略

1985年

华蓥市共有公路 265.9 公里,其中省道31.9公里,县道91.4公里,乡道29.3公里,村道 113.3 公里,均为泥结碎石路面。针对交通闭塞,掀起第一次交通大会战热潮;

1997年

在“思想跃出山门,公路修到家门”的口号中,掀起第二次交通大会战热潮,实现了“镇镇铺设水泥路,村村联通公路网”目标;

2000年初

广(广安)邻(邻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华蓥境内第一次有了高速公路;

2013年底

华蓥老城区连接蓥西新城、工业新城的新华大道竣工通车;

2016年底

在产业园区、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三大会战”中,华蓥市总长22公里的环城路全面建成通车;

2016年底

岳广华快速通道华蓥段竣工通车;

截至2019年6月

华蓥市公路总里程达 1261.933 公里,其中国道54.882公里,省道 104.172公里,县道47.242公里, 乡 道 12.925 公里,村道1033.771公里,农村公路占公路 总 里 程 的86.68% ,农 村 公 路密 度 位 于 全 省 前列,基本建成“一环三纵五横”的公路路网体系。

新闻推荐

开放型经济 为广安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广安海关揭牌成立现场。(资料图片)□本报记者站刘伟兰林前本报记者蒋师帅【高质量发展“助推器”】1至7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

华蓥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华蓥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