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积极推行“干部驻村、群众说事”工作机制 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政协协商民主,大有文章可做。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借鉴基层协商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谈及不久前市政协开展的“协商民主在基层开展情况”的调研,广安市政协秘书长李全富深有感触。特别是华蓥市华龙街道推行的“干部驻村、群众说事”工作机制,让调研组大为赞赏,建议“大力推广,广泛运用于政协协商”。
2013年,华蓥市华龙街道在柏木山村试点“村民说事会”基础上,在下辖的9个村(社区)全面实行“干部驻村、群众说事”工作机制。
6年来,华龙街道坚持一名领导和一个股室定点联系一个村(社区),通过进村入户讲法律讲政策、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形成了“开放议事、科学定事、合力干事、民主评事”的良好氛围,初步实现了一线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回应诉求、家门口提供服务,畅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到群众中去收集意见
“老谌,现在我们村里的蜜梨产业发展起来了,你满意吗?”“满意,满意得很哟!”6月10日,华蓥市华龙街道纪工委副书记曾华平来到上坝桥村察看蜜梨产业发展情况,遇到该村6组的谌贵柏,远远地打起了招呼。
原来,在上坝桥村发展产业的主意就是谌贵柏提出来的。“我们上坝桥村荒山荒坡太多,除了天然林之外,其他大多是低效林。”谌贵柏根据实际情况,向华龙街道提出高效利用低效林的建议,得到街道相关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业人员对上坝桥村、柏木山村进行实地踏勘。在摸清两村的荒山荒坡现状后,华龙街道决定积极引进业主发展产业,逐步改造荒山荒坡和撂荒地,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一条门路。
结合华蓥市产业布局,华龙街道先后引进业主在上坝桥村和柏木山村发展蜜梨和油樟产业。截至目前,已建成蜜梨和油樟基地共计14000余亩,两村1500余户群众从两项产业中直接受益,户均增收1200余元。
谌贵柏的建议被街道采纳并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是华龙街道实施“干部驻村、群众说事”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华龙街道坚持联村领导、驻村干部每月至少下村6次,入户不少于12户,主动收集民情、倾听民意,不断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确保收集问题精准、处理问题及时、群众信任满意。
今年,华龙街道发动全体党员和村组干部围绕“华龙现状怎么看、当前工作怎么干、未来发展怎么办”,广泛收集街道在推进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金点子”。自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群众3200余人次,对收集到的15条意见建议进行重点办理,并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和意见提出者对办理情况进行评议。
大小事大家商量着办
“现在我们村的活动室修好了,路灯也安装起来了,要是天气好,大家吃完晚饭就会到广场上跳‘坝坝舞\’。”6月10日,华龙街道东方村党支部书记白天燕告诉笔者。
通过“干部驻村、群众说事”,华龙街道了解到各村(社区)对活动阵地、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需求强烈,经研究确定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帮扶单位援助、乡村自筹等举措,逐步完善各村活动阵地建设,提升服务功能。目前,东方村、沙坝村、石堰墙村等不仅修建好了村活动室,还完善了村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等功能设施,其他村(社区)的活动阵地也得到极大改善。
“在各村(社区)建设活动场所的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到确定施工队,从挑选建筑材料到组织施工,我们都积极听取群众建议,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形成了大事小事干部群众商量着办的良好氛围。”华龙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干部驻村、群众说事”工作机制在当地被称为“华龙号民意直通车”,通过第一时间收集群众诉求,提高解决问题效率,拉近了干群关系,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们要借鉴华龙街道‘干部驻村、群众说事\’工作机制中的好做法,进一步拓宽政协协商民主渠道,探索更加多元的协商方式,积极邀请基层群众参加政协协商活动,让更多群众有机会与党政部门领导、政协委员等面对面交流,使协商更加体现基层民意,切实提升协商质效。”华蓥市政协主席陈云栋表示。
□周松林 苗海洋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