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看竹城工行
在美丽的华蓥山脚下,坐落着一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大竹,因“竹地、竹多、竹大”而被人们冠以竹城之名。这里出产有闻名遐迩的大竹东汉醪糟,还有人们津津乐道的抗日名将范绍增的传奇故事,更造就了具有“势如破竹、蓬勃向上”精神的新一代工行人。
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工商银行达州大竹支行在竹城扎根生长。屈指30余载,大竹工行人以竹为师,身心化竹,秉承客户至上、持续发展、回馈社会的经营理念,谱写出了气势恢宏的新篇章。
回顾历史,于1984年成立的大竹县工行时与县人民银行合署办公,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资金分开,两套账目”的过渡办法。1985年6月1日,人、工两行正式分设办公。那时支行的三层办公小楼位于城市的中心腹地,尽管该楼是用土砖和土瓦修建而成,但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县城里最好的办公大楼了。如今,三层小楼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和一群朝气蓬勃的工行人,继续传承和演绎着“势如破竹、蓬勃向上”的工行故事,探索与践行着“工于至诚,行以致远”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时代在变,工行的工作方式和操作流程也在变,但“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三铁精神”没有变。随着支行客户群体的日益增多,柜面办理业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减少客户排队等候时间,支行吹响了“技能知识才是铁饭碗”的集结号,并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教育培训考核机制,致力于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多年来,支行先后有28名员工在代表本行和地区参加总、省分行的技能比赛时获得技术能手。
大竹支行成立之初,各项存款余额仅3千多万,但随着不断地发展,该行现今的存款规模已经突破30个亿。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度,为了吸引广大客户将存款存入工行,大竹支行将存款与奖品结合起来,用日用品作为奖品来抓住储户的眼球,让客户在存款时不但享受到了利息还有机会领取奖品,这样一来有奖储蓄就应运而生。让人最记忆犹新的就是,活动期间凡是到工行一次性存款50元以上的客户,都可以凭手中的存款凭证到活动现场抽奖。当时的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把支行大门围得水泄不通,甚至将大门处的伸缩铁栅门都挤坏了。开奖时,只要客户手中的存款凭证上的凭证号与人工摇号器中摇出的号码有相同数字都可以领取奖品,涉及的奖品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等。有奖储蓄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增存效果,活动当天就吸收了20多万元的定期存款,那时能有500元定期存款的客户少之又少,所以20万元对于支行一天的存款增长来说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把银行比作一艘轮船,那么客户就是江河中的水。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做好普惠金融对于银行来说极为重要,工作之余,支行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送金融知识“进校园、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积极开展志愿帮扶,为贫困山区儿童捐款捐物,履行社会责任的步伐矫健有力。
从成立至今,大竹支行始终把对员工的关爱工作放在与业务发展同谋划、做到劳逸结合,营造互帮互爱的良好氛围,勾绘了一幅幅“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和谐美好画卷。
30余年来,大竹支行业务发展、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等稳步向前。截至2017年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突破37亿元大关,比年初增加3.34亿元。各项贷款贷款余额16.48亿元,较年初增加6193万元,实现净利润7703万元,中间业务收入1378万元。尔后,大竹支行将继续专心致志、不屈不饶,用清俊不阿的身姿,以势如破竹的气势,蓬勃向上、奋勇向前。
□凌乾硕
新闻推荐
□谭松柏见习记者罗芮本报记者王林在纪念华蓥山武装起义70周年之际,为探寻游击队曾经留下的战斗足迹,缅怀那些为了新中国而...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