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重心放基层 群众当主角 ——全州文化发展繁荣计划让群众生活丰富多彩

甘孜日报 2015-08-14 13:34 大字

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资源保护成果丰硕 作品创作更加繁荣

文化产业发展步子加大 对外交流不断加强

■ 本报记者 张涛

夏日里,行走在甘孜高原,满眼都是绿意。

在广场里跳起欢快的锅庄、坐在农家书屋“充电”、观看文化下乡节目表演、举行赛马会……行走在甘孜州广阔的农区、牧区和城镇乡村,农牧民群众闲暇时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文化天地,甘孜大地处处洋溢着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全州群众的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站在“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就是抓稳定、抓文化就是抓民心”的高度,充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并确立了“搞活动、造氛围、促繁荣;添设施、建体系、立标致;抓示范、树品牌、求效益;抓培养、重使用、出英才”的文化工作总体思路。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州文化工作以构建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着力夯实文化事业发展基础,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3月10日,走进道孚县各卡乡“三下乡”表演现场,锣鼓喧天,笑语声声,观众席不时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现在隔三差五就会在我们村子里表演节目,表演的内容也是我们看得懂的、喜欢看的。”在家门口就能看上节目,对于加拉宗村的牧民扎西勒登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不花一分钱,只需要拿上凳子就能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纷呈的大型文艺演出,真是太好了!”雅江县牧民曲珠感慨“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据州民族歌舞团团长刘力夫介绍,歌舞团在给基层群众送去精神食粮的同时,还注重挑选、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和基层文艺分子结成对子,通过接收学生、交朋友、到团里接受培训等方式辅导、带动基层文化积极分子,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改善基层文化人才匮乏的现状,使艺术扎根基层。

甘孜州坚持面向基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每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近千场,州县三馆免费开放,年接待群众超过300万人次,利用重要节日和传统节庆举办各类展演活动120余场。“康定情歌节”、“丹巴嘉绒风情节”、“四月八转山会”等传统文化节庆已成为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亮点。州内各县也根据自身实际多次举办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极大地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年来,通过将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家乡情结、感恩奋进文化等正能量融入民族歌舞传递给广大农牧民,使他们在歌舞中受到教育,在歌舞中凝聚民心,在歌舞中团结协作。

截至目前,全州建有州级歌舞剧场1个、国有博物馆(纪念馆)5所、民办博物馆2所,新建州民族博物馆并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全州乡(镇)综合文化站325个、牧民定居点文化活动室28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8个。现有各类演出单位158支,其中州级专业文艺演出队1支、县级专业半专业文艺演出队13支、地方业余藏戏团15支、群众性文艺表演队伍101支、经营性文艺演出队28支,全州文艺骨干达1680余人。

优美的歌曲唱出新生活,欢快的舞蹈舞出新未来,文化惠民活跃了城乡群众文体生活,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幸福美满的笑容绽放在百姓的脸上。

文化资源保护成果丰硕 作品创作更加繁荣

炉霍县唐卡博物馆的画室内,53岁的白马泽仁正带领着自己的10余名学生进行唐卡绘画。自2007年,炉霍县就成立了唐卡绘画艺术协会,进行唐卡绘画人才培养和市场化运作以来,已有效地推动了这项藏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发扬和传承。据炉霍县唐卡协会会长杨宏介绍,炉霍是一代唐卡宗师郎卡杰的故乡,历代传承弟子风格一脉相承,形成郎卡杰唐卡绘画流派。2008年,文化部授予炉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唐卡之乡”。

“今年,来到炉霍县唐卡画室学习的年轻学生有20多个,其中最远的有来自青海的学生。21岁的多吉曾经在青海学习过唐卡绘画,如今,在炉霍求学,他需要重头开始。不过他很有信心,他说:“从小学开始,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绘制唐卡的画师,来传承这门艺术。”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农家飞出“金凤凰”

●姓名:吉旺拉姆●家乡:雅江县呷拉乡●毕业学校:康定中学●录取学校:复旦大学●成绩:总分583●战报:全州文科第二吉旺翁姆向笔者展示录取通知书。■陈昌鹏谢臣仁文/图战况583分的大考之路“看到成绩,我...

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