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外援力量变为内生资源

四川日报 2014-06-13 12:57 大字

宜宾对口支援雅江县,重在留下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条件

时 间:6月6日 援藏点:雅江县 对口市:宜宾市

□本报记者 王玉姗

6月6日,四川日报“援藏采访千里行”第二组——甘孜南线采访分队到达雅江县城。

从医疗卫生到城镇建设,再到项目规划等,援藏工作组在当地构建起全方位、多领域的援藏模式,提升观念、惠及民生是他们的工作重点。援藏工作组雅江县领队万云江说,项目解决的是雅江的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旨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把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条件留下,相信雅江定能把外援力量变为内生资源,循环发展。

民居办接待“天路”起点成亮点

沿着国道318线驶入雅江县城途中,记者被雅江县入城大道边具有藏式风情的路灯吸引。这是援藏工作组推动实施的雅江县入城道路改造项目,它的竣工不仅为进出雅江县带来便捷,也为这里的老百姓打开致富之门。

雅江县麻格宗村的阿志玛乘着援藏工作组新村建设项目的东风,在家里开办了骑友接待处。“网上搜阿志玛,第一个出来的结果就是我家!”阿志玛高兴地告诉记者,骑友接待处“有名得很”,去年收入突破20万元。

走进阿志玛的家,墙上是过往骑友密密麻麻的留言,客房里床铺整洁干净,“一人一天50元,包括一顿早饭一顿晚饭。”万云江告诉记者,麻格宗村是318线上“天路”的起点,从这里开始正式进入青藏高原,骑友们可在这里休息,养好精神后翻海拔4659米的剪子湾山。道路等硬件设施修好后,援藏工作组组织当地群众到宜宾的蜀南竹海、李庄、兴文石海实地考察,学习旅游发展经验,又通过整合媒体资源把麻格宗村宣传出去。“环境改善后,愿意来村里住宿的骑友越来越多,每家每天都有二三十名客人。”阿志玛的父亲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改建住房开展接待业务。

传帮带显效医卫校园发新枝

在雅江县人民医院,记者遇到50岁的姚敏大姐,“感谢宜宾来的张医生,我的头痛基本好了,今天我专门带妹妹过来看病。”

雅江县人民医院院长杨涛告诉记者,以前由于医院诊疗技术落后,管理不规范,病人流失情况严重,“现在我们已基本达到同级医院的诊疗水平,这与到医院挂职的医护人员的努力分不开。”

贺国平医生刚完成一台右侧尺骨骨折手术,“以前骨折病人大多会连夜赶到天全的医院去治。宜宾来的吴医生和邓医生通过开展讲座,耐心指导教学,填补了医院骨科手术的空白,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独立进行手术了。”在雅江县人民医院挂职的医护人员帮助该医院建立了电子病历系统、LIS系统,开创了心血管和浅表性器官彩超技术,巡回医疗20余场次……“援建雅江,我们不仅要带来项目,还要带来知识。”援藏工作组雅江县副领队周文武说,“主要是培养一批本地人才。”

去年秋季学期开始,一本《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送到雅江中学初一新生手里。这本书和挂职雅江中学副校长兼高二数学老师李勇密不可分。

参考500人,数学满分100分,平均成绩不到30分——2013年雅江中学小升初的数学成绩让李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小学基础不牢,初中学起困难,到了高中就很难听懂。”于是他利用休息时间,编研了这本70页的小升初衔接教材。

一学年时间,同学们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将上课经验、技巧与老师们交流,能让更多学生受益。”秉承着这样的信念,上示范课、做讲座、听课改教案,学校内赛课等活动火热开展。今年4月,在李勇指导下,该校教师参加甘孜州首届高中数学教师讲课赛荣获一等奖,实现了雅江县零的突破。

新闻推荐

不忍惊动一花一草 把天路轻放在川西高原

记者近日探访甘孜藏区公路建设现场发现,一“绿”一“红”已成工地上的主色调草原的绿,经幡的红,6月的甘孜藏区,到处是这两种颜色。6月底,记者跟随省交通运输厅的工作人员,实地探访了甘孜州藏区公路建设...

雅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雅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