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多轮驱动 多向发力 宜宾市援新龙县工作队助推藏区教育事业新跨越

宜宾日报 2017-03-21 06:16 大字

□陈 科

宜宾市援新龙县工作队突出教育事业在对口帮扶中“强基固本”的重要战略地位,立足藏区实际,通过探索构建“124模式”,有力助推藏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这是笔者近日从宜宾市援新龙县工作队获悉的。

实施一项夯基建设

把新龙中学整体搬迁工程列入宜宾援建项目,共投入1500万元,撬动地方配套投入3500万元,修建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风雨操场、教师周转房建设48480.42㎡,夯实新龙县教育教学阵地,为藏区教育均衡发展筑牢了设施之基。

实施两个关爱行动

以两项助学行动,持续传递宜宾援藏情。通过援建资金扶贫助学行动,设立“宜宾市援助新龙县扶贫助学基金”,每年援建50万元,对品学兼优的特困学生实施助学关爱,高中生每年每人资助1000元,初中生、小学生每人每年资助500元。截至目前,共发放助学基金180万元,资助学生3320名。通过社会及个人捐资助学行动,动员宜宾社会各界向藏区教育伸出帮扶之手。截至目前,援队共动员宜宾社会团体、企向新龙县捐资助学近60万元,特别宜宾第四批援队与在读学生结对子、认亲人,累计向学生捐款捐物近6万元。

实施四大提升工程

把提升当地教育教学水平作为实施教育帮扶的重要内容,围绕“能力提升”,援队多措发力。一是学校教务管理提升促进工程。发挥援队教学组教师数量多、知识层次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鼓励援藏教师深入调研,潜心思考,积极撰写调研文章,努力为受援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想办法、出主意。截至目前,援队已撰写改进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的调研文章20余篇,已被校方采纳建议10余条。二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帮带工程。通过实施“援队帮带”工程,每名援藏教师帮带2-3名当地骨干教师,在观念提升、现场教学、教案编制等方面实施提升帮带,着力为当地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担当的师资骨干。第四批援队已帮带当地教师28名。三是一线教师思维理念提升拓展工程。援队不定期举办精品课堂,通过“援教集中授课、教师全员参与、开放互动教学”,启迪当地教师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本领。第四批援队入驻以来,援队共举办“小组合作学习”、“包虫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等精品课堂(讲座)8场(次)。四是校级骨干管理能力提升专训工程。援队用好宜宾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沟通,争取支持,通过“引入新龙+走向宜宾”双向结合,协调宜宾教学管理尖兵到新龙培训当地骨干,组织新龙校级负责人到宜宾学院、宜宾师培中心接受集中培训,并到宜宾有影响力的中、小学接受观摩教学,全面提高了新龙中小学管理骨干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新闻推荐

温情回访 小班措笑了

图为14日,陈明国看望小班措,仔细询问了她的康复及后续治疗情况。李昊摄2月14日至16日,省司法厅厅长陈明国带领工作组,赴甘孜州新龙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导。此行中,陈明国专程前往新龙县皮擦乡足...

新龙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新龙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